资产端、风控以及网贷平台最值得关注的那些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8-14 10:52:12
对于中国的P2P网贷行业来说,2018年的这个夏季,注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整个中国经济正在遭受内外部严峻考验的大背景下,不断有P2P平台倒下,跑路的、被查的、逾期的、清盘的纷纷出现,很多媒体则喜欢用“爆雷潮”这个词来形容,刺激性可谓无与伦比。
上百家平台的接连倒掉,让恐z慌无可抑制的蔓延开来。一时间,就连那些排名靠前的头部平台也受到了投资者的恐慌挤兑,整个行业资金大量流出,其影响也早已溢出到行业之外。
不可否认,这个行业正在经历重大的考验,但其普惠金融的社会价值和科技创新能力毋庸置疑,监管层的意图已经明确——允许合规机构继续经营,引导不合规机构良性退出,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未来方向和机会在哪里?
作为一个行业的观察者,同时又一直是多家网贷平台的投资者,笔者希望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和体验,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政策明确 资金压力将缓解
此次P2P网贷行业的关停潮,和中国目前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紧密相关。前半年经济的主基调一直是去杠杆,4月27日出台的“资管新规”尤其严厉,导致市场资金吃紧,企业债务大量违约,很多企业经营面临困境,直接造成P2P资产端逾期大量增加,流动性枯竭,兑付压力迅速增大,支撑不住的就只能倒下。
不过,目前政策层面已经定调。7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下半年的政策大方向,提出“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之前的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
央行和银保监会层面也动作不断,7月,央行窗口指导商业银行增配低等级信用债,银保监会指导银行加大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资管新规”这样的政策会有更多的缓冲期。而两个月以来央行通过MLF操作已累计净投放9055亿元资金。
这一系列的政策和信号表明,虽然没有采取大水漫灌似的方式,但是政策的确已经转向宽松,市场流动性将会得到改善,再加上各地严厉打击逃费债的举措,对P2P平台而言,资产端回款状况将会提升。
各地针对P2P网贷最新的监管政策也频繁出台。在北上深等地互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宣布将继续开展P2P网贷现场检查工作之后,最新的消息是,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做出了明确要求:尽快部署行业检查和企业自查,并允许合规机构继续经营,引导不合规机构良性退出。而据媒体报道,全国层面的187条网贷备案验收细则也将很快出台,而备案截止日期也最终定为明年6月底。
这一系列政策可以说已经明确了行业企业的未来方向和节奏,行业将继续沿着合规的方向发展,哪些平台能够挺过这段艰难的过渡时期,就会迎来最后的曙光。
网贷行业的价值毋庸置疑
为什么这次一些网贷平台的“爆雷”或倒掉会引发全行业这么大的震荡?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由于备案的延期,监管方面对于P2P网贷行业的态度不明,使得投资人对整个行业的前景开始担心,而那些由于种种问题支撑不下去而倒掉的平台,迅速将这种担心变成恐慌,这种恐慌情绪的蔓延则导致了全行业的信任危机和全面失血。
但网贷行业的社会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些年中国的网贷行业存在野蛮生长的问题,有不少滥竽充数者、弄虚作假者和欺诈者混迹其中,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大量活跃在市场上的网贷机构,以更为灵活的利率和高效的科技手段帮助一批具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三农、个人解决了资金饥渴和信用建立。
这一阶段以来来自监管层面的密集发声,也肯定了网贷行业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整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种观念已经是监管和行业的共识。所以很多头部平台的负责人都认为,目前这次动荡也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行业不断出清的过程,逐步淘汰掉那些虚假的、滥竽充数的网贷平台,才能迎来整个行业更加健康的未来。
小牛在线负责人吴可迪就表示,“这波雷潮,对于踏实做业务,做真实业务的平台来说可能反而是好事情。目前虽然投资者信心低迷,但经历这个雷潮后,能留存下来的平台,反而都是一些经得起考验的平台。未来,这个行业还是存在“马太效应”的,客户会越来越相信这些资质过硬的平台。”
决胜关键是资产端质量和风控
那么什么样的平台资质过硬?什么样的平台经得起考验?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目前行业排名靠前的头部平台绝大部分都是资质过硬的,比如宜人贷、陆金服、人人贷、小牛在线等。这些平台除了规模上的领先,大多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经过了前几年野蛮生长之后数次的市场和监管洗礼,其商业模式建立在健康的P2P网贷逻辑上,与那些玩自融的、搞虚假标的有本质的不同。
但在目前全行业都在遭受投资者挤兑的情况下,这些头部平台也面临着很大的兑付压力。根据融360数据,仅在7月第二周,网贷行业资金净流出超过1000万元的平台有100家,资金净流出在亿元以上的平台有14家,这其中就包括那些头部平台。所以我们看到宜信创始人唐宁疾呼:“我们付出极大心力的行业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对于各个平台来说,现在到了比拼肌肉的时候。
而一个业内的共识是,能否度过这轮严酷考验,关键在于平台资产端的质量和风控水平。
网贷平台作为中介机构,一端连着资产端的借款人,一端连着资金端的投资人,将双方进行撮合,平台从中收取服务费和管理费,这构成了P2P网贷的基本逻辑,而资产端的借款需求是整个模式的基础,其质量和可靠性也决定着网贷平台的健康程度,也是平台是否能够安然度过此次行业动荡的根本因素。退一万步说,只要平台的资产端是真实的,那么就算是借款人还款有逾期甚至最终平台良性退出,投资者的资金仍然是有资产端的债权保障的,只不过多等待一些时间而已。
近段时间,笔者陆续到一些平台进行深入探访,其中一家头部平台小牛在线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们的应对和表现十分从容,而其底气就来自其对资产端质量的良好把控。
据小牛在线负责人吴可迪介绍,现在小牛在线的资产端回款总体很正常,逾期率也保持稳定,“七月初我们就已经把工作重心放在贷后管理上,所以逾期率得以基本保持稳定。事实上,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力度之大,放在往常,是能够大幅降低逾期率的,但现在这种特殊时期,只是刚刚维持稳定。”当然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他们目前处理资产回款的主要举措是,让助贷机构的工作人员逐一与借款人联系,确定其还款金额、时间,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逾期情况作出应对措施,保证客户按时还款。“通过人盯人的方式, 让工作人员与借款人保持密切联系,防止失联等情况发生。参与这次贷后管理的信贷员人数达七八千。工作人员无法挽回的坏账,则交给专业催收团队处理。”
据了解,资产端的质量保障也得益于小牛在线在风控措施和体系上的不断优化。去年小牛在线增加了贷前审核的关卡,通过资质、信誉、资本实力等各个方面审核。而在风控技术上,采用线下风控+线上审核的严格风险控制模式,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的征信评定、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其风控体系覆盖了贷前、贷中、贷后各个阶段。比如对资产推介机构的风控就包含5道防线——准入门槛、现场尽调、逾期代偿+保证金机制、资产过滤、回购机制;对借款人的风控则包括“目标客户筛选”“贷前风险分期监控埋点”、“反欺诈筛查”、“信用审核”、“逾期催收管理”等等。
应对样本之小牛在线
其实小牛在线面临的情况比很多平台都更复杂。
最初小牛在线引发投资者担心的是7月10日前后某媒体刊发的一篇极具煽动性的负面报道。它一下子把小牛在线推到了舆论的聚光灯下,“千亿平台”“涉嫌违规”“期限错配”“银行存管迟迟不上线”等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的确让众多不明就里的投资者们吓出一身冷汗,但平心而论,整个网贷行业的备案都延期了,所有平台都正处在合规整改的进程中,小牛在线也不例外。法律还没有出台,又何来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呢?单单把小牛在线拎出来进行舆论的炙烤,的确是有失公平和不负责任的。
自身遭遇的舆论负面加之整个行业危机的迅速加重,网络上陆续出现了不少心怀叵测者对小牛在线的恶意造谣,跑路、爆雷等等谣言不断出现,一时间各种投资者的询问和挤兑纷至沓来,小牛在线当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其随后的表现十分让人欣慰。
7月中旬小牛在线率先采取了直播的形式来跟投资者交流,回击外界谣言,安抚大家的情绪,除了每天进行职场直播,每周还会邀请公司高管进行直播,直接解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承诺“小牛在线一定会不辜负所有人的支持,不忘初心,合规前行。”不经意间,主持直播的姑娘“老徐”还获得了众多投资者的喜爱,成了“网红”。这种方式让投资者看到了小牛在线在正常运营,以及和大家进行沟通的真诚态度,的确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这种方式也相继被其他平台所仿效。
小牛在线还在全国招募体验官,让大家到小牛在线亲身体验产品设计上线流程、感受小牛的工作氛围,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8月2日,笔者来到小牛在线办公职场考察,看到员工们都在正常工作,没有任何异常状况。偶尔会有表情慌张甚至情绪激动的投资者前来实地查看,或者要求取出投资款,不过都能及时的得到工作人员的接待和解释,对于担心资产是否真实的客户,工作人员还会为他们出示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的合同,详细解释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和还款期限等。甚至会直接让客户与助贷机构联系求证。绝大多数客户看到公司一切如常,自己投资的资产真实可靠,都会放心的离去。
看到平台运营的状况平稳,投资者们纷纷对小牛在线表示了理解和支持。还有投资者干脆取消了提前转让申请。“很多客户来的时候气势汹汹,走的时候感激涕零。”一位小牛在线的客服工作人员介绍说。
随着这一系列措施的施行,小牛在线可以说已经成功顶住了来自负面报道以及谣言带来的伤害,相反,由于媒体的负面报道获得了全国越来越高的知名度,而其在宏观微观均不利的情况下表现出的坦荡、开放、透明,及时的媒体沟通和客户服务意识,展现出了自身过硬的实力,为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呈现出“越黑越红”的特点。而从其目前的表现和资产端过硬的质量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逐渐出清,它可能会越来越红。
这次全行业的动荡其实还反映出投资者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比如,很多投资者对于P2P网贷的基本认知不足,对产品逻辑不理解,对于平台的甄别能力不够,很容易被一些煽动性的言论和轻微的体验变化而变得恐慌。这也是很多头部平台目前大力加强与投资者沟通,进行更全面的投资者教育的原因所在。
头部平台竞逐“下半场”
现在,政策方向已定,在备案真正落地之前,各大平台比拼的将是各自的综合实力。我们看到,各个平台都在各显神通——引进投资、增加注册资本金、联合保险机构推出借款人履约保证保险等。7月17日,小牛在线就与中创协母基金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中创协母基金负责人表示,战投考虑是基于对小牛在线在金融科技领域上的创新实践及行业地位的认可。
此外,那些具有更雄厚的集团背景支持的平台自然也会有更多的弹药来应对这一艰难时期。事实上,大部分头部平台背后都是有集团支持的。比如宜人贷背后是宜信集团,小牛在线背后是小牛资本管理集团,而这些头部平台所属的集团业务已经多元化,网贷只是其中一部分,自然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
小牛资本旗下业务除了小牛在线的网贷之外,还包括财富管理、基金销售、投资管理等,而且董事长彭铁已经明确表示,小牛未来将围绕国家战略性行业进行布局,着力进行“优化股东结构”和“战略联盟”,引入国企、央企或知名创投,并将在医美产业及乡村振兴相关产业方面进行重点布局及投入。
总体而言,行业的形势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在好转。“下半场”的竞逐的确已经开始,分化将会加速,而实力过硬头部平台们无疑握有更大的胜券。
编辑:张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