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台湾青年在大陆要凭本事吃饭 郑博宇等人提出的台青“六原则”引发热议

作者:王义伟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31 09:49:12

摘要:郑博宇说,他提出的“六原则”,是既不希望台湾青年误解大陆,也不希望大陆民众误解台湾青年。他就是要通过这“六原则”告诫来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没有真正的实力,大陆的惠台政策再好,你也很难站稳脚跟。“

台湾青年在大陆要凭本事吃饭   郑博宇等人提出的台青“六原则”引发热议

郑博宇

本报记者王义伟 北京报道


“最苦的时候,我甚至想过就算在天桥上给手机贴膜,也要留在大陆发展。”这是来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现北京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总监郑博宇,不久前在一个公开场合讲的话。自从来到大陆、来到北京,和全国各地的“北漂”一样,郑博宇也曾经历过异常难熬的日子。现在的他,则成为台湾青年大陆创业成功的标杆,他的日常工作,就是辅导来大陆的台湾青年如何创业、如何就业。

1533001528774106.jpg

郑博宇与国台办刘结一主任、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女士

在具体工作中,郑博宇发现,有些台湾青年是带着不切实际的想法来大陆的,这样的想法和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必须得到纠正。为此,他领衔归纳、总结出了台湾青年西进创业、就业“六原则”,包括“靠自己、接地气、不投机、重发展、促融合、赢未来”等六方面内容。

这个“六原则”,在台湾青年群体内部引发热议,也得到大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赏。

微信图片_20180731093259.jpg

郑博宇与前国台办主任张志军

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郑博宇说,他在大陆辅导台湾青年就业、创业,调研相关情况时,碰到的一些事情让他感到无奈、无语。比如,有的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还要大陆有关部门帮忙找房子住;再比如,有的台湾青年连创业的概念都没有,先问有什么优惠和补贴,甚至拿着台胞证要求各种特殊照顾。

微信图片_20180731093311.jpg

郑博宇在台湾演讲海报

郑博宇认为,这些想法、做法都是不合适的。作为到大陆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你必须得明白台湾身份是个加分项,不是个得分项。真正有意投入大陆发展热潮的台湾青年,要的不是作为台湾人能在大陆的竞争中有‘特权’,而是与大陆的同行、同业同等竞争的公平机会。”

台青“六原则”是在上海诞生的,源于郑博宇等人对上海市台联会长卢丽安女士的拜访。来自台湾的卢丽安已经定居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在海峡两岸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来大陆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的偶像。不久前,郑博宇和一批台湾青年专程前往上海拜访卢丽安会长。郑博宇向卢丽安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情况,也讲了他发现的台湾青年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对此,卢丽安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拜访结束后,郑博宇和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讨论了很久,最后整理出这六条原则。“我们希望告诉台湾的青年,你来大陆要有什么样的心态。同时也要告诉大陆的相关人士及业内朋友,真正有志在大陆发展的台湾年轻人,是什么样的。”

1533001650600396.jpg

郑博宇辅导的台湾青年在创业大赛中获奖

郑博宇向华夏时报记者详细解释了“六原则”的内涵:(1)靠自己,是指凭借自身实力与专业获得认可;(2)接地气,是指需要融入当地特色文化与价值认知;(3)不投机,是指不通过非务实的方式取巧、走捷径;(4)重发展,是希望实现个人价值、助推进两岸发展;(5)促融合,是指反独促统、增进融合、迎向新时代;(6)赢未来,指的是赢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六原则”提出后,郑博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包括接受采访、参加活动、公开演讲、朋友聚会等进行推介,获得了越来越多两岸青年、专家学者的赞同与支持。卢丽安和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都给郑博宇发来微信,表示对“六原则”的认同。“更有趣的是在一次活动中,我提出这‘六原则’,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先生一下把我打断了,让我再说一遍,他要找个笔记下来。”郑博宇说。

1533001677378812.jpg

郑博宇(右)和年轻人在一起

郑博宇说,他提出的“六原则”,是既不希望台湾青年误解大陆,也不希望大陆民众误解台湾青年。他就是要通过这“六原则”告诫来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没有真正的实力,大陆的惠台政策再好,你也很难站稳脚跟。我们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进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脚踏实地地为两岸共同繁荣尽一点力。”(本报道所配图片由郑博宇提供)(主编王义伟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