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通报27起外汇违规案例 中行、华夏、交行、智付、盛付通等被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25 13:16:4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2018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简称“外管局”)针对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企业转口贸易等重点主体和业务开展专项检查,以严厉打击各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
数据显示,外管局上半年共查处外汇违规案件1354件,罚没款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9.7%和59.5%。其中,查处金融机构违规案件455件,企业违规案件340件,个人违规案件559件。
7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简称“外管局”)发布的《关于外汇违规案例的通报》(简称“通报”)公布了部分违规典型案件,涉及到华夏、交通、广州、徽商等13家银行,以及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称“智付”)、支付宝、财付通、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称“易智付”)和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下称“盛付通”)几家支付机构等等。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被通报的银行,主要存在以下四大违规行为,包括违规办理转口贸易、违规办理贸易融资、违规办理内保外贷、违规办理个人外汇业务。
比如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因未按规定尽职审核转口贸易真实性,在企业提交虚假提单的情况下,违规办理转口贸易购付汇业务,被处以罚款200万元人民币,暂停对公售汇业务两年。2016年9月至11月,徽商银行合肥天鹅湖支行因在企业重复使用海关报关单的情况下,违规办理贸易融资业务,被处以罚款40万元人民币。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广州银行深圳分行因在办理内保外贷签约及履约付汇时,未按规定对债务人主体资格、贷款资金用途、预计还款资金来源、担保履约可能性及相关交易背景进行尽职审核和调查,被处以罚没款295.8万元人民币。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中国银行莆田分行为个人分拆办理售付汇和外币现钞提取业务,被处以罚款70万元人民币等等。
除了银行之外,亦有支付公司出现在这次通报之中。
其中,智付和易智付分别因逃汇分别被罚款1530.8万元人民币和107.45万元人民币。支付宝、财付通和盛付通因违反外汇管理规定案分别被罚60万元人民币、60万元人民币、62.5万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智付已经被多次“点名”。
今年5月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智付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11078964.39元,并处罚款人民币14534813.47元,合计罚没人民币25613777.86元;对该公司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罚款。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对智付公司给予警告,合计处以罚款人民币15908000.00元。总的来说,合计被罚约4152.2万元。
当时,央行方面指出,经查实,智付公司为境外多家非法黄金、炒汇类互联网交易平台提供支付服务,通过虚构货物贸易,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跨境外汇支付业务。同时,智付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对境内网络特约商户的交易情况进行检查,未能发现数家商户私自将支付接口转交给现货交易等非法互联网平台使用,客观上为非法交易、虚假交易提供了网络支付服务。此外,智付公司还存在未严格落实商户实名制、未持续识别特约商户身份、违规为商户提供T+0结算服务、违规设置商户结算账户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本次通报的企业违规案例中被罚的案由,包括擅自改变资本金结汇用途、虚假贸易融资、非法结汇、逃汇等。还有不少个人因非法买卖外汇等被罚。
比如2016年1月至12月,青岛泽瑞凯茂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虚构贸易背景,使用虚假合同、发票,对外付汇1692.89万美元。该行为构成逃汇行为,被处以罚款560万元人民币。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钟某为实现非法向境外转移资产目的,将4371.1万元人民币打入地下钱庄控制的境内账户,通过地下钱庄兑换外汇汇至其境外账户。这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被处以罚款305.9万元人民币等等。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