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 陈明通华盛顿之行:向大陆释放善意是虚,加强台美关系是实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23 16:53:40
王义伟
台湾方面又一次向大陆释放“善意”了。
7月18日,台“陆委会主委”陈明通在美国华盛顿出席“两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时表示,“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压迫,已沉淀成‘整个民族’沉痛的集体记忆。”
台湾舆论据此认为,陈“整个民族”的说法,是民进党执政以来,相当罕见的。这也可以算作是又一次向大陆释放了善意。有台湾学者撰文分析此事,题目就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从陈明通演讲谈两岸对话”。
但是,当台湾记者就此问题请教于大陆知名台湾问题专家、社科院台研所前所长周志怀时,周则这样回答,“没有看出来(陈明通释放了什么善意)。”
周所长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两点:第一,时机不对。中美贸易战正打得不可开交,美国加大力道打“台湾牌”,怎么可能希望、允许台湾借用华盛顿的平台向大陆释放所谓的善意;第二,陈明通的讲话被媒体断章取义了。周所长明确指出,陈明通在美国讲话的内容,更大一部分是有关两岸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
对陈明通所谓的善意,大陆方面更权威的反应来自国台办主任刘结一。刘主任认为陈明通“说一套,做一套”。当然,刘主任没有把话说死,他表示对台湾当局(包括陈明通)继续“听其言,观其行”。
这边厢说,我释放善意了;那边厢说,没感觉。
这就有点尴尬了。
笔者认为,陈明通释放的所谓善意,是18年前陈水扁玩剩下的,确实不新鲜,确实不能认定为真正的善意。
18年前,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就职演说中,陈水扁说,“过去一百多年来,中国曾经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台湾的命运更加坎坷,……如此相同的历史遭遇……”,“海峡两岸人民源自于相同的血缘、文化和历史背景”。
这样的表述,和现在陈明通的表述何其相似。
而且,当台湾媒体向台“陆委会”采访,请教陈明通发言中所谓的“整个民族”所指为何?台“陆委会”没有正面回应,仅表示“文章脉络写得很清楚”。
陈明通文章脉络再清楚,也没有解释清楚“整个民族”的内涵。
如果陈明通文章中写明了,或者在之后接受访问时解释清楚了,他文章中的“整个民族”,就是包括海峡两岸的全体中国人,那么,笔者确认,这确实是在向大陆释放善意。
问题是,没有。而且今后,他也不大可能做出这样的解释。
这样的话,所谓的善意从何而来呢?
所以,台湾媒体和学者解读出来的所谓善意,是虚的。
笔者分析:陈明通此次华盛顿之行的真正目的,是加强台美关系。这也预示着在台湾当局内部,机构之间的互动、功能、角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直以来,促进台美关系是台湾当局外事部门、驻美机构的职责所在,而且台外事部门和驻美机构,无论是蓝营当政时期,还是绿营当政时期,成绩都还不错。尤其是对美国国会议员的工作,做得很到位。作为专责大陆事务的“陆委会”,只需面对海峡西岸的大陆即可,与太平洋东岸的美国关联度不大,因为那是外事部门的职权范围。
但是最近,台湾“陆委会”的名称、地位变化了:名称由原来的“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改成了“大陆委员会”。去掉了“行政院”三个字,这个机构的地位提高了。
而陈明通的此次华盛顿之行更意味着,蔡英文已经将“陆委会”放进了促进美台关系的机构框架中,对美工作将成为台“陆委会”的工作内容之一,而且会是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陈明通就是这样被派上了用场。
他的第一次华盛顿之行,第一次亮相,大谈有关两岸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其实就是在跟美国人交心、交底,是在向美国人表明:台美之间有共同的价值观,是一条战线的;台湾和大陆制度不同、价值观不同,不是一路人。
这样的话,相信美国人爱听,也达到了蔡英文要求的加强美台关系的目的。
蔡英文这样的安排,非常的阴险、老道。因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也是美国制约、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抓手。美国要想让台湾这颗棋子发挥更大效用,就不但要了解台湾,更要了解台湾海峡两岸的现状,了解两岸关系。蔡英文将“陆委会”纳入对美交流阵营,正好满足了美国方面的需求。
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
如果陈明通和前几任“陆委会主委”不太一样,经常往美国跑,与美国的政府机构、智库学者交流沟通更加频繁,这就证明笔者的分析是正确的。
这是蔡英文当局的一个新动向,值得高度关注。(主编王义伟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