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的骨牌效应 美国制造用脚投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由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正在反噬本土企业。
摩托车巨头哈雷戴维森(下称“哈雷”)日前宣布,将生产出口欧洲产品的工厂迁往海外,以应对欧盟针对美国进口摩托车祭出的反制措施。
曾经的“美国制造”典范出逃了,无疑给一直宣称为保护“美国制造”而战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一记耳光。当地时间6月26日,处在震惊和愤怒中的特朗普在社交网站上连发5条推文称,“没想到哈雷居然会是第一个举白旗的公司”,并威胁称如果哈雷真的将部分生产转移到了海外,他将对该公司征收“前所未有的重税”。
《华夏时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向哈雷公司发采访函,不过截至发稿时未收到相关回复。有媒体报道称,具体情况哈雷将在7月24日发布第二季度财报中公开。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作为第一家出走的“美国制造”企业,哈雷事件预示着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已经发出失败信号,并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这对美国其他的企业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哈雷“举白旗”
在美国科幻影片《终结者2》中,施瓦辛格从容地跨上酒吧门前的一辆哈雷摩托车,伴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消失于夜色中的一幕,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成立于1903年的哈雷,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沉浮与积淀,可以说不但是美国精神的象征,更是美国传统制造业的传奇。
2017年2月,特朗普在白宫接待哈雷公司的CEO及一众高管、工会代表时曾表示:“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在美国制造产品。”如今仅仅过去了一年多,这个美国制造业的典范却不得不在美国传统市场和未来依赖国外新客户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而这背后主要的导火索是特朗普对欧盟发起的贸易战。
从6月1日开始,美国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三个经济体的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作为反击,欧盟6月20日宣布,向美国包括摩托车在内的价值28亿欧元(合32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于6月22日开始实施。
哈雷在递交美国证监会的文件中表示,欧盟进口美国摩托车的关税从6%飙升至31%,预计将导致每一辆销往欧洲的摩托车成本增加2200美元,而他们将不会上调零售和批发价。公司预计,他们可能面临的欧盟关税将高达1亿美元。
哈雷称,为了不提价,公司决定将部分销往欧洲的产品生产从美国移出,转至其他国家。哈雷戴维斯目前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均设有生产基地。公司预计,产能转址将花费至少9至18个月,并伴随新一轮海外投资。
哈雷负责美国销售的副总裁Dave Cotteleer在给经销商的备忘录中表示,为了保护欧洲客户和经销商,不得不增加海外生产,否则哈雷公司宁愿蒙受损失,也不需要通过海外设厂来解决贸易争端带来的障碍。
一方面哈雷强调了他们对美国制造业的承诺,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应对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
宁可得罪特朗普也不能放弃欧洲市场,是因为目前欧洲是哈雷除了美国之外的最大的海外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它在欧洲售出将近4万辆摩托车,在美国卖出14.8万辆。不过今年第一季度,哈雷摩托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零售销售额增长了7%,而在美国的销售额反而下降了12%。
为了维护欧洲客户和经销商,哈雷被迫“用脚投票”。
事实上,哈雷今年1月已经关闭了位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工厂,将生产转移至泰国工厂。在一份声明中哈雷表示,设立泰国工厂是为应对南亚市场不断增长的摩托车消费需求。而为规避关税,哈雷还先后在巴西和印度设厂。印度工厂不仅着眼当地市场,还为北美以外的其他市场生产特定型号的摩托车。
连锁反应
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始终秉持着“美国优先”原则,并反复强调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不过,他对本国企业的这一颗“拳拳之心”,美国企业并不买账,相反,越来越多的企业像哈雷一样,被贸易战的流弹所伤。
无独有偶,布朗福曼公司发言人Phil Lynch近期也表示,公司生产伍德福德储备和其他波旁酒,必须提高其在欧盟出售的威士忌的价格,因为实施了25%的关税。他表示,价格上涨主要会影响杰克丹尼尔,这对消费者来说将增加10%左右。Phil Lynch没有说预计价格上涨会对欧洲销售产生什么影响,只是说:“我们继续投资于美国威士忌在欧盟的增长。”
美国《时代》杂志则直言,哈雷作为美国标志性的制造商和“形象代表”,在贸易战背景下本就容易被当做“靶子”,而向欧盟加征钢铝关税的特朗普,才是导致哈雷“出走”的关键。欧盟贸易高级官员姆斯特罗姆6月26日也表示,这是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自然后果。
“特朗普只算计贸易战的得失,却忽略了背后的成本。如今美国已经开始品尝到贸易战所带来的成本,而且这个成本会越来越高。”白明对本报记者表示。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对记者说,特朗普认为自己一直在为以哈雷为代表的美国本土品牌浴血奋战,想不到哈雷却“跑了”,这让特朗普的公信力因此受到伤害,而他此前对产业工人和选民描绘的情况也被证伪,难免有些恼羞成怒。
在得知哈雷出走的消息后,特朗普连发五条推特,甚至威胁道:“哈雷要是搬到国外那就看着吧,那将是末日的开始。”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美问题专家刘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美国能源、农业、制造业都很痛苦,随着欧盟、中国、印度、土耳其、墨西哥等越来越多国家对美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特朗普政府恐怕会看到国内更多的“美国制造”企业出走,贸易保护主义伤害的恐怕首当其冲的是美国企业。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何墨池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将会影响到全球供应链,很多企业的产品是遍布全球几大洲,如果关税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需求发生变化,这也会打乱企业的生产,而且还有可能终止当前经济的繁荣周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