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驱动零售革新 6·18助京东创上市以来最强涨势
(京东黑科技产品集体亮相)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京东618从技术端揭开了未来零售的大幕。
随着第十五个618日渐临近,京东自主研发的L4无人重型卡车、续航1000公里的原生无人大飞机、JOY'S智慧餐厅等黑科技逐步揭开面纱。这些技术除了将演化京东的未来,还将全面对外开放,赋能零售行业。
受6·18的影响,京东的股价也一路攀升。
从6月1日的35.57美元开盘,到6月14日以43.75美元报收,短短的10个交易日,京东股价暴涨近23%,一根反攻阳线收复了过去两个多月以来的失地,弥漫在京东股价上空的阴霾一扫而空。
京东股价上一次出现如此强劲的涨势,还是在2014年的6·18之前,当时创下了月涨幅31.6%的纪录,而基于目前的成交活跃态势,京东此次极有可能会刷新上市4年来的最强劲的涨幅。
决心成为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的京东,已经成为零售科技的新样本。“今天大家所看到的618,就是零售行业的明天。”正如京东集团CMO徐雷所说,技术将驱动未来零售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京东在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全面开放赋能,关于零售的想象也将不断被刷新。
全新智慧机器人集体亮相
6·18前夕,L4级别的无人重卡、原生大载重货运无人机等黑科技产品组成的京东智慧物流机器人“新兵”们对外集体亮相。
京东的智慧物流机器人出自京东X事业部。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京东X事业部前身是京东运营研发部的物流实验室,于2016年5月13日正式成立,专注于智慧物流与无人科技的研发与应用。
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称,定位的变化“强调了技术在物流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表示,自建物流给京东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和用户体验,但也意味着巨大的物流成本。未来如果还以多建仓库和多招配送员的方式来应对巨额体量和快速增长的业务,显然不现实。
“科技可以帮我们突破瓶颈。”肖军如是说。他举例称,有了无人机和无人车,京东可以把仓库的覆盖范围从150公里延长到600-800公里,这样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现金流,降低库存成本。他同时透露,除了干线运输,在末端配送上配送机器人也将会降低约20%的配送成本。
京东的无人科技已经向外输出赋能。
“我们会把京东的整体技术进行输出,来提升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提高运营效率,并且将GDP中物流行业的比重大幅降低。”肖军说。他透露,茅台、五粮液、蒙牛、伊利等企业都有提升物流效率的需求,它们已经开始使用京东的仓储机器人了。此外,京东还在帮助茅台做酿酒生产线的集成。
肖军还宣布,未来京东将有数以万计的各类智能机器人、无人车与无人机走向社会提供服务,机器人与人之间将形成默契的配合,共同提高运营效率。而京东的目标是在未来3年内,将成为机器人产值、研发、应用规模全球前五的智慧创新型企业。此外,京东还将设立产业基金,建立机器人产业集群,来带动整个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从科技零售到零售科技
无人军团只是京东亮出科技肌肉的一个缩影。
6·18前夕京东在智慧家庭、智慧供应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也悉数亮相。这其中包括全面助推智能硬件发展的Alpha平台、帮助线下店和品牌商显著提升运营水平的智慧供应链、具备情感的人工智能图像和语音技术等。
京东在智慧供应链领域积累颇深。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此前曾透露,京东57%的产品订单已经实现了从采购到库间的调拨、销售的预测全部基于人工智能。而2018年底的目标是94%-95%的SKU全部实现用人工智能进行采购、定价,还有库间的调拨、补货的决策与管理。
而更重要的是,定位于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的京东将要把自己全部的科技能力对外开放。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京东智慧供应链早已开始赋能合作伙伴,包括联合预测、计划和补货平台等解决方案,帮助美的、奥克斯等品牌方实现供货提前期缩短20%。此外,京东还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了“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0家国内外品牌与京东合作,11000多个重点商品已实现全程可追溯,已有超过10亿件追溯商品。
此外,JD Alpha智能服务平台上已经承载了智能音频、智能冰箱、智能大屏、智能车联网四大智能硬件生态。此外,Alpha的IoT物联中心上已经实现了千万级设备跨品牌的互联互通,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门店、地产商业、儿童娱乐陪伴、酒店场景等众多领域。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在智能家居领域,京东已经和包括海尔、海信、美的、格力在内的众多家电企业进行合作。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技术委员会主席黎科峰表示,原来卖了一台家电后,就跟用户失联了。因为你不知道用户有什么喜好,没有办法进行连接。“京东作为中立的平台,我们可以承担连接器的作用,把A家的电视和B家的冰箱数据连接,同时把我们积累下来的电商用户偏好输出给他们,让他们享受更多的大数据带来的便捷的服务。”他透露,京东能够连通的智能家居已有60个品类。
“京东成为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的战略确立,这些技术不只是推动京东的发展,零售基础设备、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将全面对外开放,带动全行业的成长,京东也将实现从‘科技零售’到‘零售科技’的转变,让未来的无界零售拥有无限可能。”京东集团CTO张晨说,“这个转变就从6·18开始。”
未来12年
在6·18集中展示自己的科技力量背后,京东正在从零售企业向科技企业转型。刘强东在2017年2月的京东集团2017年开年大会上提出:“未来12年,京东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
他当时表示,技术的高速发展会影响全球所有的企业,今天如果不为技术做好准备,未来就会有一批又一批跟不上时代的企业被淘汰掉。“如果京东不改变,不重新认识自己,全面改造自己的商业模式,我们的好日子也就只有5到7年。”刘强东说,“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京东将以技术应万变。”
财务报表中的技术研发投入数字直观地反映了京东在科技领域上的投入。
2018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为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了87.2%。这个数字在京东当期各项成本支出中增幅最高。作为对比,京东当期营收增速为33%。而技术研发投入占京东总收入的比重也从去年同期的1.7%提高到了2.4%。
京东现在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直接决定了京东未来会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刘强东在5月16日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称,按照京东今天的规模,用软件和硬件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概只需要8万名员工就足够了。但京东还在发展,未来还有10-20倍的增长空间,所以京东还需要人,不会因为技术迭代更新而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而投入巨资的技术未来也将成为京东的盈利增长点。
刘强东在今年一季度财报出来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中表示,“将来所有技术都会是开放的,我们每个技术产品最后都是一个利润中心,而不仅仅是费用、成本和投入。”
而重要的是,作为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京东在技术领域研发投入将直接影响零售乃至生活的变革。“未来,我们的全部生活都将因为技术而彻底改变,京东正致力于成为这个改变者。”肖军如是说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