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欺诈风险不断升级 多方参与的反欺诈联盟待构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6-01 06:42:4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冉学东 北京报道
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数字技术与金融不断交融的同时,其暴露的风险隐患也与日俱增,欺诈现象层出不穷。
据相关机构统计,2017年黑产从业人员超150万,年产值达千亿级别,应用数据分析手段开展金融业务的数字金融平台是黑产攻击的主要对象之一。
5月31日,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在《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会上指出,由于数字与金融的“联姻”,金融的欺诈行为呈现出专业化、产业化、隐蔽化、跨区域等新特征,对传统的反欺诈手段形成极大挑战。
事实上,包括BAJ等互联网巨头、大型金融机构以及新兴科技公司均在发力金融反欺诈。
有人士分析指出,在金融与科技结合渐深,以及网络黑产问题的日益严峻的情况之下,金融反欺诈行业俨然成为新的风口。
“从实践经验来看,反欺诈之战不是某一种技术或方法的单打独斗,而且一场集数据、技术和机制于一体的综合防御战。”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网络犯罪侦查系主任秦玉海亦坦言,数据是反欺诈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前提,技术是打赢反欺诈之战的重要支撑,机制是优化反欺诈效果、提升反欺诈能力的重要保障。
传统反欺诈技术面临三大挑战
从简单的盗号、盗刷到兼职赚钱、网购退款、金融理财、虚拟货币……,在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之下,数字金融欺诈手段更加复杂多样。
5月31日,孟昭莉在上述会上指出,金融科技方兴未艾,但基于此的新型欺诈手段也不断滋生,金融欺诈风险不断升级。
相关数据显示,从数字金融平台欺诈的角度看,违约欺诈平台占比已超六成。从个人欺诈的角度看,由网络黑产主导的数字金融欺诈发展肆虐,已经渗透到数字金融营销、注册、借贷、支付等各个环节。
“数字金融在发展、升级,伴随技术而来的新型金融欺诈亦是如影随形,各种新手段层出不穷。 欺诈事件,一方面不利于数字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传统金融的创新业务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严峻形势之下,反欺诈刻不容缓。”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也分析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金融欺诈层出不穷,而传统的反欺诈手段似乎显得有点无所适从。
“根植于数字技术的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加之传统金融行业不断向线上转移,由此引发的金融欺诈 形式不断更新、纷繁复杂,相应的欺诈手段呈现出专业化、产业化、隐蔽化、场景化的特征,传统 反欺诈手段在新形势下面临诸多挑战。”孟昭莉坦言。
她亦进一步分析指出,传统反欺诈技术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维度单一,央行征信系统覆盖率不足;二是效率低下,难以服务日益下沉的客户群体; 三是范围受限,难以应对日益场景化的诈骗行为。
监管部门、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反欺诈联盟待构建
同时,本报记者注意到,在网络支付、网购运费险、网络借贷、供应链金融、网络营销、消费金融、 手机银行、农业保险等八大领域,数字金融反欺诈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其中,以供应链金融欺诈为例,这种欺诈归根到底就是企业经营行为的欺诈,具体表现在采购收回扣、销售截留货款、财务挪用 公款、营销套取渠道费用、招投标索贿、售后虚报维修费用、生产虚构加班费、行政虚报管理费等等。
“这些欺诈行为一旦被认定为真实的经营数据,并以此作为授信依据,将对供应链金融发展产生巨大的风险隐患。”上述《白皮书》指出。
对此,京东金融方面则介绍称,综合运用设备指纹识别技术、关系图谱和机器学习技术,解决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信用主体身份核实和资料验真的问题,特别是关系图谱技术能够将企业经营行为表现在图上,从而呈现出不同企业的关联性和聚集性,增强识别企业欺诈行为的能力,能够极大地提高了此类欺诈行为的精准打击率。
此外,不少人士认为数字金融反欺诈是一场持久战。
杨东表示,反欺诈方式必须从孤军奋战走向联合打击。反欺诈不仅仅是针对既已发生的诈骗行为,事前做好防止工作,防患于未然、打击于无形才是上上之选。
上述《白皮书》亦指出,未来数字金融反欺诈之路应该从数据、技术和机制三个方面均衡发力。首先,数据是基础。数据获得是反欺诈体系建立的根本前提,强化对数据使用的安全保护、加强信息披露,是反欺诈体系发展完善的当务之急。其次,技术是支撑。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反欺诈模型和系统构建,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欺诈行为进行精准打击;另一方面,要将先进的技术在行业内共享,优秀企业的技术输出值得鼓励。然后,机制是保障。一是构建由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共同参与的反欺诈联盟,建立数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机制。一是要加强行业层面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可以联合建立客户权益保护中心,建立行业风险缓释与互助机制。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