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股权激励再添把火 孟祥胜揭秘“苏宁高速路上换轮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苏宁还会不断的去调整、不断根据业务需求再去变化,进一步细化小业务单元,让苏宁这头大象起舞,助推发展战略的执行落地。”5月17日,苏宁易购集团高级副总裁、CHO孟祥胜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简称CCFA)举办的“2018中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峰会”上如是说道。
峰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披露,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线上销售占比大体只占到了总销售额的1%左右,而苏宁的线上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企业销售额的50%,真正成为全渠道零售企业。
此外,苏宁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动作吸引了零售江湖无数眼球。在苏宁易购一季度商品销售规模取得693.30亿元,同比增长46.33%后,苏宁又以几乎市场半价的方式对1600名核心骨干进行股权激励,随后又推出“万千百”计划,开启“抢人”模式。
而为了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苏宁还推出了颇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股权激励计划:若苏宁易购2018年度营业收入增幅不低于30%,则可在锁定期满后分批出售股票。这一考核指标被认为有助于刺激苏宁易购2018年的业绩增长。
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拥有24万员工的苏宁的组织架构也完成了从“高速列车”到“联合舰队”的转变。
孟祥胜表示,过去的苏宁做连锁讲究标准化,追求组织的克隆、复制、规模。现在的苏宁,伴随着产业板块的多元化、事业部公司化等,更像是联合舰队,总部是艘旗舰,下面的每个单元都是独立的军舰,要既能独立作战,又能有机整合、集团作战。
从传统零售到O2O智慧零售,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正在成为苏宁转型的助力,人才队伍的主体。统计显示,目前苏宁研发团队硕士以上文凭比例已经超过20%。在苏宁的转型中,苏宁的“1200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最初的大学生招聘计划伴随着苏宁的发展,先是在2013年升级为管培生模式,又在2016年全面启动海外管培生计划。
同时,苏宁还明确反对用职业经理人,而是着力培养事业经理人。孟祥胜表示“企业和员工不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也不是老板和打工者的关系,员工就是苏宁的主人,是企业的合伙人,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