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蒂尔挟政治海啸东山再起,反中资、去全球化风暴或刚开始
庞中英
对5月10日结束的马来西亚大选结果,我一点也不惊奇。这不过是这轮全球大变化中发生的又一个小事件而已。
马哈蒂尔是马来西亚最资深的政治家,家喻户晓,全球知名。但是,他不是依靠他原来的政党再次出山的,而是另起炉灶。在本文,我愿意把现在的马哈蒂尔比作美国的特朗普。也就是说,马哈蒂尔就是马来西亚的特朗普。为什么这样比较?
马哈蒂尔,马来西亚的特朗普?
把马哈蒂尔叫做马来西亚的特朗普可能未必恰当,至少,马哈蒂尔和特朗普二者对待权力的态度略微不同。做这个类比是为了说明,在全球的任何地方,即使是马来西亚,都能感受到人心思变,政治在变。两年前,不被“精英”或者“建制”看好的特朗普当选。特朗普当选后,许多人还按照以往的美国总统来衡量特朗普,以常规的知识来预测特朗普的内外政策。
马哈蒂尔是太老了,但是,马哈蒂尔又太年轻了。他代表的不是他当年代表的那个马来西亚执政党,而是一个新党。预测马来西亚在新政党治理下的内外政策,不会沿用常规的而是新方法。
国内已经有不少评论安慰一些忧心忡忡的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投资者:马哈蒂尔领导的新政府未必如竞选时说的那样,真的“严审”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投资。
我对这类评论想说个友好的“不”。本来,投资者担心马来西亚新政局带来的风险,是正确的反应。评论家可以让投资者不要乐极生悲是可以的,但是,绝对不能误导他们。
20世纪90年代,马哈蒂尔就是著名的“经济民族主义”者。其主张的东亚地区主义,也不过是对付西方(美国和欧洲)竞争放大的“经济民族主义”。马哈蒂尔的“经济民族主义”与特朗普集团的美国“经济民族主义”固然不一样,但是,都是“经济民族主义”。
我再说一次,在中国,许多人仍然茫然不知在西方和非西方(马来西亚)根深蒂固的、具有其内在逻辑(自由派经济学家指责其缺少理性,这种指责一部分是正确的,一部分是错误的)、现在用来抵制或者惩罚中国投资的“经济民族主义”。
许多人在特朗普政府上台时,也说过,特朗普针对中国的“竞选言论”并不会兑现。但是,自执政以来,许多特朗普集团的“竞选言论”居然兑现了。特朗普因此继续获得较高的美国民意支持。
我的判断是,马哈蒂尔领导的马来西亚新政府将兑现其竞选时的承诺,其中的诸如“严审”中国投资的言论不会是空悬来风,将至少部分兑现。
世界已经改变,如何未雨绸缪?
据我的观察,仍然有许多原来的“建制”和“精英”,不知“今夕是何年”,受到一些坚持“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全球化不可避免”的过时言论的误导。
这次马来西亚政局的大变动,已经再清楚不过地向本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发出了“世界已经改变”的信号。
中国“走出去”到了美国,到了马来西亚,到了其他国家,不管是通过以往的“自由贸易”的轻车熟路,还是“新全球化”的“一带一路”,悬在海外的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了,且还在“大胆地往前走”。但是,本文想指出的是,中国的全球投资者,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东南亚,是到了严于律己的时刻了。好好想想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有没有未雨绸缪?要不要先自己“严审”,不要等到别人“严审”!
我在本专栏一再指出,目前“全球化”遭遇的挑战是巨大的、深刻的、长期的。全球化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的改变。这是如同卡尔.波兰尼70多年前说的“巨变”。走向全球的中国公司,无论公私,无论规模大小,已经开始遭受重创的,和尚未受到打击的,都到了全面审查自己,全面评估风险,全面提出应对方案的时候了。美国特朗普政府最严厉制裁中兴公司那样的事件,将发生在其他国家。
这场全球风暴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全球化发生了巨大的失衡,世界如此不平等。各国选民通过其国内政治过程对付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在有的国家,民主过程还是能对全球化有所“制衡”。美国和欧盟最近的国内政治变化,已经改变了以往的全球化。受到全球化消极影响的西方各国选民,再次把希望寄托在他们选出的政府身上。当然,有限政府的特朗普等,并不能在短期之内扭转长期形成的问题。但是,如特朗普或者马哈蒂尔,非常清楚,如果不把其竞选承诺部分兑现,他们的政治生涯将面临终结。
急于消化“过剩产能”,或者在海外寻求投资机会的中国企业,需要充分意识到,“自由贸易”当然很重要,但是,至少要兼顾“公平”、“正义”,不搞腐败,不破坏环境,做真正的全球企业。过去走上层路线,如与马来西亚纳吉布政府关系不错。今天,在政局变化的情况下,那些原来的优势已成劣势,是负资产。今后,在全球,如马来西亚或者美国生存、发展,中国企业有必要走下层路线。
老子说:“大邦者下流”。大投资者也是。(作者庞中英是《华夏时报》专栏作者、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兼国观智库学术委员会负责人)(主编商灏 编辑严葭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