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世界大学智库联盟在京成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26 12:54:4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2018年3月24日,全球26家高校及其研究机构和所属智库聚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共同见证世界大学智库联盟的成立。该联盟由中国人民大学倡议并推动,得到与会大学代表与机构的热烈响应。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致辞中表示,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特别是新时代的今天文化交流、知识共享已是全球的主流趋势,我们需要通过合作促进知识创造,培养新型人才,主动回应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世界不断发展变化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联盟成立后首次会议主题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在世界大学联盟首席执行官约翰·赫恩看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国提出的持续发展目标,包括联合国的巴黎气候协定,以及许多其他区域性和国家政策都在致力于加快人类发展,增进人类福祉。但政策制定需要更深入的证据来发展核心的解决方案,在这些方面需要共同智慧,以及在这些政策落实过程当中的合作,能够帮助我们去实现更大的影响。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激发了全球发展的新的思想和思维。我们认为它是长期的中国政策的想法,而且是希望能够融入更多的伙伴来展开全球变革性的一些项目。”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表示。
他说,“一带一路”的倡议主要是基于地缘政治和地理的一些现实,非常符合每一个国家国情和现实,在每个国家因地制宜展开一些项目建设。这样一个庞大的举措,实际上本身也是承载着一些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
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看来,去年5月份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强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将“一带一路”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起来。中国政府提出愿意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绿色、健康、智力和和平的丝绸之,并出台了绿色产业引导政策和操作指南,为建设“一带一路”绿色丝绸之路提供保障。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当中,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循环经济领域,用先进理念技术和实践推进构建绿色丝绸之路。
“绿色发展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共同心声,也是’一带一路’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改善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体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带一路’智库联盟愿意加强与世界大学智库联盟的合作。”金鑫说。
作为本次会议的发起者与承办方,人大国发院入选中国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此次与世界大学联盟携手合作,组建世界大学智库联盟,将致力于加强智库建设、发挥智库影响力,合力将“知识交流”打造成“知识云端”,将“智库对话”提升为“智库联盟”,构筑一条“智力丝路”,协力献计全球治理与发展。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已经与多家世界一流高校建立联合种子基金,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就是其中的合作单位,彼得·德赖斯代尔教授有APCE之父的美誉,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此次围绕中国“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主题,对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地区各国共同面临的法律与标准差异、气候变化、绿色金融发展、能源安全、公共卫生、文化认知、高等教育、公共外交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需要获得共识的领域,国际学者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和学术带头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此次成立的世界大学智库联盟将成为国际智库合作新平台,基于大学深厚的学术研究,一方面将进一步推动学术和科研的全球化;另一方面将众多世界一流高校集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政策影响力,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