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饮喜力中国 华润重排高端啤酒座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近日,有关华润雪花啤酒将收购荷兰啤酒商喜力在华资产的消息甚嚣尘上。据相关消息透露,此次收购作价超过10亿美元。《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啤酒市场上,华润雪花的市场占有率超过25%,而喜力的市场占有率仅有0.5%,因此对于这项花费巨资的收购,外界有声音认为并不值得。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虽然华润雪花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但是高端品项却是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在中国市场上,百威英博的高端产品占有主导地位。那么,此次华润雪花收购主打高端的喜力品牌的动机则不言而喻。业内分析,拿下喜力,华润市场占有率将会进一步提高,与第二名的差距将继续拉大。
收购代价或超10亿美元
啤酒市场的一桩大交易正在酝酿。
据路透社援引五名未具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华润啤酒正在就收购喜力中国业务展开磋商,交易价值可能超过10亿美元。可能包括广东、海南和浙江的三个啤酒厂,喜力的分销业务及其在中国的品牌。根据上述报道称,双方讨论了在交易中进行股权交换,不过,细节尚未最终确定,谈判也可能会破裂。
针对是否收购、何时收购成功的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华润啤酒方面还未给出明确答案。
有数据显示,雪花啤酒目前在全国有98家啤酒厂,旗下拥有雪花啤酒及30多个区域品牌,产品覆盖国内的25个省、市、区,市场占有率约为28%。据2017年中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雪花啤酒综合营业额为157.74亿元,同比增长3.7%。
从上述业绩来看,华润啤酒正在以一个凶猛的势头前进。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以来,国内啤酒行业出现拐点,酒企很难再现跑马圈地式扩张,啤酒结构呈现不断走高趋势。业内有观点认为,预计未来3-5年内啤酒行业的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格局进一步洗牌。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啤酒市场呈现诸侯割据的情况,前五强分别为华润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啤酒。
前五强的势力范围明晰:华润雪花主要市场为四川、贵州、安徽、江苏等地;青岛啤酒主要占据了山东和陕西市场;百威英博占领了黑龙江、吉林、湖北等地市场;燕京啤酒集中在北京、广西和内蒙古市场;而嘉士伯则通过参股、控股或合资建厂的方式,成为了“西部啤酒王”。
喜力在华销售压力
如果此次华润雪花收购喜力能够成功,看似是一项大手笔的跨国收购,对收购后,喜力将给华润啤酒带来的可能影响引人无限遐想。
但实际上,喜力近年来的表现如何却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据悉,喜力啤酒公司创建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啤酒酿酒商,于1983年进入中国市场,但该公司的高端品牌喜力在高端市场上一直远远落后于百威英博的百威啤酒。
根据喜力近日发布的2017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219.08亿欧元,同比增长5.4%,每百升营收增长2.1%;整合啤酒销量2180万吨,较上年增长8.9%;喜力品牌销量360万吨,同比增长4.5%;全年净利润22.47亿欧元,同比增长7.1%。然而,其亚太区总销量为63万吨,比2016年还少了3万吨,是所有区域中唯一负增长的,而年报中提到的在华业务部分则称“喜力品牌的销量在中国承受压力”。
据了解,在中国市场,喜力主要销售其主品牌喜力啤酒、老虎啤酒,以及较为平价的本地品牌力加和海南啤酒。根据年报显示,2017年喜力品牌销量增长4.5%,表现为近几年来最快增长之一,除了亚太地区之外,其他地区销量均出现正增长。该公司称,巴西、南非、俄罗斯、墨西哥和罗马尼亚的销量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并在欧洲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荷兰都有健康增长,足以抵消越南、中国、印度和美国销量的疲软。
有数据显示,随着酒类消费的升级,2016年中国市场啤酒销量同比下跌4%。相比之下,大城市中精酿啤酒的销量正在增加。未来中国啤酒市场将继续以每年2%的速度收缩。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分化,啤酒业的未来不容乐观,中高端产品才是中国啤酒企业的未来增长点。便给主打高端的喜力啤酒提供了一丝丝希望。
华润啤酒的高端梦
不过,虽然喜力在华发展不尽如人意,但是作为中国销量最大的啤酒,为了扩大业务,华润啤酒一直在寻求高端品牌作为并购对象。毕竟华润啤酒旗下的雪花啤酒虽然几乎只在中国出售,但却是全球最畅销的啤酒品牌。
来自研究公司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喜力啤酒2016年的中国市场份额为0.5%,而华润啤酒则占据了超过四分之一的份额。
一位啤酒行业从业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表示,华润啤酒目前在咱们中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随着中国啤酒企业市场高端发展与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啤酒企业迎来品牌国际发展好时机。啤酒是能源密集型企业,原油价格上升有助于支持啤酒企业。啤酒是实体企业,啤酒企业不断探索拓展机遇,并购或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成本降低提升服务。并购有助于增加市场份额。
确实,为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华润啤酒一直寻求并购机会。
2016年10月华润啤酒以16亿美元收购南非米勒公司在雪花啤酒49%的股权。当时南非米勒被百威啤酒收购,把雪花的股权全部出售给了华润。此后,华润雪花啤酒的利润由2016年上半年的51%增加至2017年上半年的100%。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华润作为央企,拥有良好的政府关系,在中国市场实力强劲,但是其产品序列中缺乏塔尖即中高端产品,如果此次“联姻”能够成功,喜力能够弥补华润雪花在中高端发育迟缓的缺口,而且能够借助华润雪花的力量进行发展,双方的市场品牌都能够加分,对于中国中高端啤酒行业的格局有着深远的意义。
根据 Euromonitor 预测,到2020年中国中高端以上的啤酒量的份额将达到30%以上(其中高端占比13.5%,中高端占比 17.2%),份额的占比将达到 60%以上(其中高端占比 42.2%,中高端占比 24.9%);国内低端经济型啤酒销量下降明显,高端产品快速增长。
我国未来整个啤酒产品的需求结构,将会从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过渡,低档萎缩、腰部增加、高端部分继续拉长。中高端啤酒销量逐年提升。
一面是高端啤酒发展的势不可挡,一面是啤酒企业从去年开始涨价的紧随其后。对于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上涨,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消费升级概念的普及,中国的消费者已经能够接受高品质产品的高价格。同时,国内啤酒产业,多年来受到进口啤酒的竞争冲击,在2014年到2016年上半年出现了连续的产量下滑,但是整个消费端的需求是上涨的。2017年国产啤酒市场的回暖,也给了国产啤酒价格上涨的可能性。
“中国目前整体的啤酒类别,呈现中高端在涨量,低端产品占比萎缩的现状,此次涨价是顺势而为,如果涨价后产品的市场表现尚可,可以增加品牌的竞争力。毕竟目前中高端啤酒市场还是以进口啤酒为主的格局,将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朱丹蓬说。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