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国产奶粉品牌联手 抱团抢占市场主导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当国内消费者推崇“洋奶粉”成为一种习惯,国产奶粉已经开始筹谋划策积极应对,并且在2018年伊始便出现了井喷之象。
3月12日,京东携手蒙牛雅士利、飞鹤、伊利、君乐宝、圣元、贝因美6大国货奶粉巨头在北京聚首。当天,京东携手平安保险以及这6大国货奶粉乳企共同成立了金额达3.15亿元的“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品质关爱基金”,消费者只要在京东超市购买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就自动免费获得一份由京东及着6大国内乳企送出的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品质关爱基金的保障。
业内分析,国产奶粉此次的集体行动大有向洋奶粉企业公开叫板之意。
自“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制全面实施后,婴幼儿奶粉的安全监管从产品层面上升到整个生产体系;同样,对配方管理也参照药品监管的级别。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荣誉理事长宋昆冈表示,目前奶粉质量安全水平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国货奶粉振兴的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发起方的龙头企业,蒙牛集团执行总裁石东伟在会上表示,这次“国货奶粉盛典”将令更多企业同行、社会媒体、相关机构、奶农合作伙伴以及国内消费者们,加入到倡议中来,一起签名,一起转发,目的是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实现婴幼儿配方奶粉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监管。
与此同时,石东伟呼吁,“同行业企业应加快电商渠道布局,推动企业规范化、电商化、现代化发展。电商平台应通过制定具体营销帮促实施方案,与企业共建市场目标,带动国货奶粉行业打开全新市场突破口。”
据了解,目前婴幼儿奶粉销售主渠道除了母婴店外,电商渠道已经超越商超成为消费者购买的主渠道之一。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更多并不符合中国国标的洋奶粉通过跨境购电商渠道大量进入中国从而争夺中国宝宝的奶瓶,作为国产优质奶粉6大品牌,此次联手京东在电商渠道发力,可谓是拉开国货奶粉向洋奶粉公开叫板的大幕。
在选择国货奶粉还是进口奶粉的问题上,与会的专家分别表态支持,国货奶粉这边的天秤越来越重。
“从专业角度阐释,其实国货奶粉更适应中国宝宝体质,从营养学角度也证实国货奶粉值得信赖。”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执行会长王旭峰作为专业营养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近年来,为研制出最适合中国宝宝需求的奶粉配方,国产奶粉巨头投入大笔研发资金研究中国妈妈的母乳成分。
“大家知道这是我国乳企第一次有机会参与世界杯的赞助,这是有很多的严苛的各种要求和指标的评定,我真的很自豪”,雅士利相关负责人表示,雅士利集团是奶粉配方注册制的受益者,公司13个系列39个配方注册通过,接下来公司就是用最高的标准,来打造中国奶粉的世界品牌。
确实,随着国货奶粉质量跃升,消费市场也的确在不断扩大。据了解,飞鹤目前已经成为国产奶粉老大,2017年销售额突破70亿元。就在前不久,飞鹤请来国际巨星章子怡做形象代言,并喊出“2018年销售突破100亿”的目标。圣元集团在法国投资15亿元建设工厂,这也是中国乳企在海外最大的投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奶粉新政,对乳企科研能力、经营水平、生产能力等都是一次严格的考验。在提高行业门槛的同时,也净化了奶粉行业市场,而在此新政实施过程中,对于国产奶粉企业来说,更是利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通过注册配方的占比超过80%。
另外,据统计,截至3月11日,已有385个系列、1136个配方通过奶粉注册,其中国内乳企共通过314个系列,在108家奶粉企业中,有102家获得了配方注册,占比超过95%。而88家外资奶粉企业中仅有42家获得了配方注册。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