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黄细花:出生人口将持续减少,建议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10 10:09:13

摘要:从2013年呼吁全面放开二胎,到如今的建议取消生育限制、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细花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6年。

黄细花:出生人口将持续减少,建议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两会报道

从2013年呼吁全面放开二胎,到如今的建议取消生育限制、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细花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6年。

“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欢迎和赞誉。但从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数量来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低于预期。”黄细花表示,从长远来看,全面二孩政策还难以使我国的生育率恢复到维持民族正常繁衍所需的更替水平,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为了促进我国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建议取消生育限制,全面放开生育,并出台适当措施减轻育龄夫妇抚养孩子的负担。

其实,在去年“两会”,黄细花同样建议过全面放开生育,甚至建议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

距离人口目标存在缺口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人口发展目标: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

“有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9008亿人,这意味着,从2017年末到2020年末这三年间,我国人口净增长要达到2992万人,平均每年净增长至少要达到997万人。净增人口等于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这三年间,平均每年死亡人口约有1000万人,这意味着这三年平均每年需要出生约2000万人。”黄细花称。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31万人,是我国自2000年以来新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原因是,许多非独夫妇过去虽然想生二孩,但政策不允许,因此这些夫妇以前被压抑的二孩生育意愿都集中在政策放开的初期释放出来。然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63万人,减去每年1000万的死亡人口,2017年净增人口仅为723万人,比每年必须净增长数997万少274万人。

而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的出生人口还将持续减少。依据是:一、二孩生育堆积效应在政策放开的头两年已经大部分释放出来。二、处于育龄期的年轻人口持续减少。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8到44岁青年人口2017年为5.48亿,2022年将降低到5.18亿,五年间减少三千多万人。18到35岁年龄段青年人口同样呈减少趋势,从2017年的3.66亿将减少到2022年的3.44亿,共减少2200多万人。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存在一种普遍情况:农村生育率较高,城市生育率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育率将持续走低。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全,使得“养儿防老”这个以前农村居民多生孩子的经济动因正在逐步减弱并消失。五、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已经大大降低,大龄未婚族、不婚族、丁克族越来越多。2017年一孩出生人数只有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249万人。

因此,仅仅放开二孩,要实现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

建议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为此,黄细花认为,为了促进我国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应尽快取消生育限制,全面放开生育。

同时,如果全面放开生育后,出生人数继续下滑,则应在自主生育的基础上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在税收、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让普通家庭愿意生孩子,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

具体而言,黄细花提出六条建议:一、建议取消生育限制,允许夫妇自己决定生育孩子数量。二、计划生育部门彻底转变职能,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利用卫计委医疗卫生资源,为想要孩子的夫妇提供生育辅助和支持,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三、取消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和计划生育的各项考核,废除各地有关“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的文件。四、国务院法制办废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取消征收社会抚养费,取消对放开二孩政策之前出生的孩子征收社会抚养费。五、教育部和财政部将幼儿园纳入免费义务教育,对民营幼儿园进行财政补贴。六、个人所得税改为按家庭征收,对多孩家庭减免个人所得税。

据记者了解,此次“两会”,农工党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农工党中央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其中指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个人,未考虑居民整个家庭的收支状况,这不仅违背了税收的公平原则,也不利于减轻育龄家庭的经济负担,“全面二孩”实际上提高了居民的税负水平。

因此,农工党中央建议,以家庭为纳税单位,构建以综合课征为主、分类征收为辅的混合型模式。采用“反列举税目”的方法确定征税范围,对列举项目免征,不列举项目课税,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纳税人不同、所得项目不同、支付方式和时间不同等导致的税负不公。在税收优惠中增加生育二孩家庭的税收激励,可对其退税,也可仿效残疾人工资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做法,允许雇佣生育二孩女性的企业进行税前工资加计扣除。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