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四周年:筹建进入冷静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转眼间,距离启动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已有4年时间。
日前,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主任凌敢透露,截至2017年末,民营银行总资产3381.4亿元,同比增长85.22%。盈利状况良好,2017年民营银行总计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
“民营银行服务人民群众有亮点,有不少意外收获。”凌敢进一步指出。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民营银行的申筹热度有所下降。
根据民营银行筹建申请辅导咨询机构中商产业研究院获悉的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全国民营银行核名总数共141家,与2016年的178家核名相比减少不少。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热度下降主要是因为民营银行设立要求提高以及一些民营企业对这事趋于理性。不过,由于银行牌照含金量比较高等,所以仍看好民营银行未来的发展。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南存辉在两会期间还建议,允许线下民营银行进行互联网贷款试点。
2017年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
一直以来,民营银行的运营情况备受外界关注。
日前,来自银监会方面的数据显示,民营银行运行总体较为稳健,2017年民营银行总计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
凌敢分析指出,民营银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一是有效降低融资门槛;二是创新风控手段实现“提速降本”;三是丰富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
蓝海银行董事长陈彦也分析指出,作为传统金融的补位者,服务小微和C端长尾用户,直击用户“痛点”,真正解决用户需求。
谈及对今年利润方面的期待,陈彦表示,“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单纯利润多少并非蓝海银行的主要考核目标,服务的用户数量才是蓝海银行关注的核心。”
另一家民营银行人士则告诉本报记者,一般来说,民营银行第一年肯定都是亏的,因为新的金融机构需要投入风控技术、科技技术系统、人力以及具体拨备等等。“我们行今年盈利可期。”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民营银行申请和审批方面,相比于前两年的轰轰烈烈,这两年来态势有所放缓,筹建热度已经有所降低。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获悉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民营银行核名总数共141家,相比2016年的178家核名减少了37家。
凌敢日前分析指出,目前来看,不少民营企业主动转变经营理念,突出核心主业,发展实体经济,强化合规意识,健全风险治理,对参与设立民营银行更加理性。
除了申请企业趋于理性之外,其实设立门槛的提高也将许多申请企业拦在门外。
比如2016年7月26日,朗玛信息和益佰制药双双发布公告称,拟不作为主发起人筹建贵安科技银行。“在推进民营银行的筹建过程中,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民营银行筹建细则进一步细化,民营银行最低注册资本提高至20亿元人民币。”公告表示。
中商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云分析指出,民营银行发起人自身的要求较高,不仅对企业总资产、净资产要求高,而且对企业的主营业务、社会信誉等多方面亦有要求,并且还需要评估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的情况,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需要,理性对待民营银行的申报。
不过,杨云也同时表示,虽然申筹热度有所降低,但是仍将看好民营银行未来的发展。
凌敢亦坦言,当前,符合条件的境内纯中资民营企业参与设立民营银行的意愿依然较高,政策宣讲、设立辅导、尽职调查等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细致深入的持续开展。下一步,银监会将继续按照《民营银行准入工作操作规程(试行)》,坚持“穿透原则”要求,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民营银行相关工作。
建议进行互联网贷款试点
与此同时,《华夏时报》记者也注意到,民营银行线上借贷业务的问题亦备受关注。
早在去年底,就有媒体报道称,有民营银行接到口头通知,“除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之外,其余民营银行线上借贷业务将暂停。”
对此,有民营银行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了此消息。他表示,“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是全国拿到在线信贷业务试点资格备案的3家银行。”
而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今年两会期间则提交了《关于允许线下民营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建议允许线下民营银行进行互联网贷款试点,以准入清单管理模式实施监管,根据民营银行市场定位与服务对象的差异,具体规定民营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品种、范围与合作机构等。
“受到‘一行一店’的设点限制,难以有效适应小微企业分散、业务金额小、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导致贷款投放过慢、营销成本过高、管理半径过大等一系列问题。”上述《提案》亦进一步指出,通过互联网贷款业务,民营银行得以在自身实际与上述客户之间找到更佳契合点,缓解物理网点单一、金融服务手段有限所带来的种种不足,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切实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实际上,除此之外,还处在初期的民营银行,自身模式与发展环境等问题亦不容忽视。
“一些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进行差异化的经营,还是在做传统银行做过的事情,同质化现象严重。”上述民营银行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另外,也还没有适配的民营银行监管体系。
对此,陈彦则表示,“我们不可能和传统银行拼网点、拼规模,这都不是我们的优势。”
谈及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他进一步分析指出,“风控能力解决的是生存,获客能力解决的是发展,二者是根本。”比如在获客方面,该行提出打造交易型、平台型、轻资本型的O2O类互联网银行,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融合的优势,通过差异化经营打破物理网点的时间和空间局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