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80亿生化板块整合方案 中粮集团重组提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中粮集团的专业化重组越演越烈,根据中粮生化(000930)3月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拟采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中粮集团实际控制的生化投资麾下的生化能源、生物化学、桦力投资的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发行股份购买标的资产的交易金额约为80亿元。这意味着中粮集团旗下的生化业务也将专业化重组。
在业内看来,此次中粮生化整合的三家公司在中粮集团手中左手倒右手,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整合资源避免同业竞争,加大改革步伐,看好未来收益,长期持续盈利能力强。
据悉,在此前提出的重组18家专业化公司实现管理一体化的基础上,中粮正在全力推进资产一体化,按照核心业务纵向整合打通产供销各个环节,从产权归属和体制机制上解决生产、采购销售、上下游割裂、出现问题无法追责的情况。同时,数据显示,中粮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粮油市场低迷的局面下,实现逆市增长,201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20%。
生化业务重组
根据上述中粮生化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具体内容显示,公司拟采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向生化投资购买生化能源、生物化学和桦力投资的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经初步估算,公司本次发行股份购买标的资产的交易金额约为80亿元。目前,中粮生化还在停牌状态。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就此次整合重组采访中粮生化董秘办,对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上市公司中粮生化而言,业务重组也是被动的一方,主导权掌握在控股股东中粮集团和国资委手中,所以目前能披露的进展都体现在公告中。至于此次是否是中粮集团内部生化业务重组的最终一步,其没有明确回复。
据悉,生化能源为一家投资控股型公司,其下属公司主要从事生化能源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而生物化学为一家投资控股型公司,其下属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桦力投资为一家投资控股型公司,其下属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制造领域的相关研发,2016年度营业收入409万元,净利润141万元。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资料显示,生化能源、生物化学原为中粮集团旗下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粮油控股(00606.HK)资产,2017年10月,中国粮油控股发布公告称将把生化能源和生物化学以总代价85.79亿港元的价格出售给中粮全资附属公司中粮生化投资,其中股权转让的总代价为现金52.19亿港元,33.6亿港元为转让其对目标公司的债权。
另外,由于中国粮油控股2007年在香港上市前曾与中粮集团签订了《不竞争契约》,中国粮油控股享有从中粮集团购买其持有中粮生化相应股权的选择权,相关中粮生化的选择权于2007年4月3日起生效。2012年3月中国粮油控股董事会决定将选择权延期3年,2015年后又再将中粮生化选择权延期3年至2018年。经过运作后,中国粮油控股与中粮生化在生化和生物能源业务上的竞争将消除。
当时,曾有业内观点认为,中粮生化接受中国粮油控股剥离资产,符合中粮集团内部设定的“专业化”平台战略。中粮生化与拟收购标的之间具体来讲在燃料乙醇业务上高度契合。此次中粮集团对中粮生化的资产运作,一方面为了解决旗下中粮生化与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粮油控股之间长期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另外一方面也是中粮集团内部设定的“专业化”平台战略落实。
国内有券商调研报告显示,中粮生化目前拥有燃料乙醇产能51万吨/年,产能居国内前三。中粮生化与剥离资产前的中国粮油控股均涉足燃料乙醇业务,合计市场份额超过40%。此次资产重组完成后,中粮生化将跃升为国内燃料乙醇生产龙头。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工作主要目标。燃料乙醇主要生产成本即为玉米,此番中粮集团聚焦燃料乙醇业务,也是配合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战略顺利开展。在玉米价格低廉和油价上涨的大背景下,重组完成后中粮生化将显著受益。
专业化重组提升盈利
业内认为,中粮集团的专业化重组,整合资源避免同业竞争,加大改革步伐,看好未来收益,长期持续盈利能力强。
以刚刚完成业务重组的中粮生化为例,自2012年开始,中粮生化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其中,2015年公司受国际油价下跌、国内外经济形势及产品产能过剩等影响,巨亏14.18亿元。但2016年,公司业绩出现好转。当年实现营收56.03亿元,净利润1.27亿元,扣非净利润6655.03万元。
从经营层面来看,中粮生化聚焦主业效果明显,主营的燃料乙醇类及其副产品营收比重增加。2016年上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该类产品分别占公司总营收的65.61%、67.48%、71.49%。根据今年1月30日晚间中粮生化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亿至2.5亿元,同比增长65.25%-96.73%。
近年来中粮集团深化国企改革,推行“专业化”战略,整合旗下相关业务动作不断。如2017年10月16日,中国食品宣布向控股股东中粮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全部酒品类业务及其他非饮料业务,总交易价值约为50.69亿港元。交易完成后,中国食品将成为中粮集团旗下唯一的专业化饮料业务平台。
据介绍, 仅2016年中粮就实施了36项重大资产整合。在此基础上,正式组建中粮国际、中粮贸易等18家专业化公司(平台)。
中粮集团近日发布的最新业绩报告显示,通过聚焦粮油糖棉核心主业,推动国有资本向核心主业集中,中粮在粮油食品贸易及加工、品牌食品、仓储物流等领域的投资持续加大,粮油食品业务投资总额占比由2016年的40%进一步升至2017年的76%。中粮持续在稻谷、小麦、油脂油料等产业链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内蒙古、新疆、广西等优势产区战略布局迅速铺开,最近两年新增产能超过1000万吨。核心主业销量提高到5580万吨,同比增长近11.3%。其中,中粮糖业(600737)食糖经营量突破300万吨,利润总额突破10亿元,ROE达到7.63%,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整体来看,中粮集团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825亿元,利润总额118亿元,资产总额达到5388亿元,粮油主业增势迅猛——体制再造和混改正带来真金白银的效益。
责任编辑:黄兴利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