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杨国强: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作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09 17:49:09

摘要:2018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租购并举、多渠道保障、新型城镇化、长效机制等房地产领域热点有诸多提及,对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今年的议案、提案中建言献策,围绕几大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杨国强: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陆肖肖 北京报道

2018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租购并举、多渠道保障、新型城镇化、长效机制等房地产领域热点有诸多提及,对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今年的议案、提案中建言献策,围绕几大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提案中写道:在平原上的农村人口应该集中在一两万人的小镇上居住。这几年农民工工资提升得很快,农民种田一年才5000元左右,出来打工是5万元,外出务工收入与种小面积粮食的农民收入差距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几百上千人的村子,有的只剩下100多人,不少房子塌了没人理,长满了野草,成为“空心村”,引发了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农村教育医疗条件差等社会问题。

杨国强建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将平原上的农村人口集中到一两万人的绿色生态小镇,有教育、就业、医疗、商业、文化和交通设施,在小镇边,建农产品深加工的工厂和其他一些没有污染的工厂,解决就业问题。这样通过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力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也可以就近在小镇就业,从根本上实现农村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新城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欧阳捷此前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区域来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都市圈核心城市及周边的中小城镇有更多的市场机会,有利于解决大城市住宅用地供应不足的问题,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的、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但对于远离都市圈的一些城镇来说,他们的土地供应虽然较为丰富,但是没有更多的人口流入,所以受政策影响较小。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将有利于城镇化的步伐,欧阳捷表示,关键还要看宅基地流转之后能否给农民带来真正的收益,比如说宅基地未来是否可以抵押、可以贷款、可以交易,然后农民是否可以从中获得资产收益,这个收益拿到手,才能帮助农村人口真正转为城镇人口,促进城镇化的进程。

责任编辑:张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