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直销银行迈入2.0时代 竞争格局将生变

作者:朱丹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1-23 16:45:25

摘要:1月23日,中国民生银行在“首届中国直销银行联盟高峰会”上正式对外发布全新升级的民生直销银行2.0。据介绍,民生直销银行2.0创新构建“4 朵云+1 范式”的新模式。数据显示,经过近4年的运行,民生直销银行目前已实现客户数突破1100万、金融资产超1100亿元。

直销银行迈入2.0时代 竞争格局将生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一直以来,以轻资产、低成本、互联网化的优势,直销银行被誉为银行业拥抱互联网的成功典范,在国内发展迅猛。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我国直销银行数量已达114家。

不过,1月23日,中国民生银行在“首届中国直销银行联盟高峰会”上发布的《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国内大部分直销银行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直销银行1.0时代。

“直销银行1.0在发展初期,有助于提升银行获取增量用户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运营成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功能单一、产品同质化、高替代性等问题逐渐暴露。”上述《白皮书》进一步分析指出。

而本报记者注意到,同日,民生银行还在上述峰会上正式对外发布全新升级的民生直销银行2.0。

据介绍,民生直销银行2.0创新构建“4 朵云+1 范式”的新模式。

数据显示,经过近4年的运行,民生直销银行目前已实现客户数突破1100万、金融资产超1100亿元。

直销银行迈入2.0时代

虽然我国直销银行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面临的问题依然严重。

1月23日,民生银行发布的上述《白皮书》显示,国内大部分直销银行目前正处于1.0时代。

“直销银行引入中国后经过4年多的发展,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丰富度、用户数量和资产规模等均领先直销银行发源地国家,但随着用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监管政策趋严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加强,发展中的问题愈益凸显。”上述《白皮书》指出,一方面目前,我国直销银行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考核机制上都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一方面与互联网企业提供的线上金融服务相比,我国直销银行在产品种类、销售渠道、用户体验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多位业内人士也曾分析指出,直销银行面临定位不清,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不过,伴随着金融科技、用户需求的愈益多元以及监管政策等的发展变化, 我国直销银行正向业务发展多元化、特色化、场景化、生态化以及经营模式独立化方向发展,迈入2.0时代。

而本报记者注意到,在《白皮书》发布的当天,民生银行还正式对外宣布民生直销银行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升级,推出全新的“4朵云”+“1范式”的2.0版本。

“2.0版本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更智能的服务,以标准化、可复制、高效能输出的方式为传统企业提供金融科技服务支持。也将更加注重与各业务领域的优秀企业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坦言。

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事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罗勇也介绍到,民生直销银行1.0秉承“简单的银行”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简单、便捷、实惠的金融产品与服务。2.0则将以“自有渠道+三方输出”的双轮驱动模式辐射影响到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个人客户,进一步拓展服务的广度及深度。通过打造简单普惠的“财富云”、信任可获的“网贷云”、安全高效的“支付云”、智能风控的“数据云”这“四朵云”, 同时构建闭环共赢的“共享自金融平台”模式,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更智慧的服务,以标准化、可复制、高效能输出的方式为传统企业提供金融科技服务支持。

上述《白皮书》亦指出,直销银行2.0面对的主要客群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平台企业为纽带,与核心平台企业相互连接的各类互联网平台企业,一类是使用互联网平台服务的个人用户。直销银行通过创新应用全面的金融服务,为这两类客户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融资、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

直销银行发展趋势

作为一种数字普惠具体形式,直销银行俨然已经成为服务好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用户、践行普惠金融的生力军。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直销银行发展将呈现以下四个趋势:一是技术赋能直销银行发展。二是平台化发展策略将成为未来直销银行的优先选项。三是直销银行服务的场景化。四、组织结构独立化。”上述《白皮书》指出。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只有一家独立法人形式的直销银行——百信银行在去年11月份正式开业,而多数直销银行仍归属于总行电子银行部或个人金融部,未实现独立运作。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不符合直销银行的互联网化定位,也不利于产品创新等。

而从国外方面来看,发展比较好的直销银行也都是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实体,比如Ally Bank,德国信贷银行(DKB)等等。

对此,上述《白皮书》指出,伴随着我国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正式开业,后续可能会有若干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获准批复。直销银行组织结构独立化,将在产品创新、与母行风险隔离、调动团队积极性、成本核算、客户经营、科技开发机制等多方面带来积极影响。“直销银行独立法人化进程中,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将成为可选路径之一。”

银监会副主席曹宇亦曾表示,直销银行子公司试点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开展直销银行子公司试点。

自从2013年,我国首家直销银行成立以来,目前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均相继加入直销银行市场角逐。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我国直销银行数量已达114家。其中,城商行是直销银行的主力军,目前共有69家城商行直销银行上线运营,农商行或农信社直销银行共有30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直销银行合计11家,其他直销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等旗下直销银行)共4家。

“直销银行市场参与者众多,发展水平参差不起,中小银行发展直销银行的动力相对较大,以弥补其网点覆盖少、服务区域受限等不足,未来直销银行2.0阶段,竞争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有大行(晚来的大象;二是中小银行(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比如民生直销银行形成集“存、贷、汇、投、支付缴费”于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互联网银行(新锐力量,不容小觑。)比如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上述《白皮书》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五大行中仅有工商银行(2015年)和中国银行(2017年)开设了直销银行。

“国有大银行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直销银行在1.0阶段更多将其定位为获客工具,导致国有银行只有工行和中行开设了直销银行,农行、建行两家均未发布独立的直销银行产品。“《白皮书》指出。

《白皮书》还进一步分析指出,国有银行虽具备广泛的用户基础,而其用户活跃度相对较低,缺乏场景,金融生态融合化的趋势无法避免,国有银行也在寻求外部平台的场景对接,以纯线上的方式提供服务,在直销银行2.0阶段中,竞争的舞台上将增加其身影,国有银行具有丰富的产品体系、广泛的用户基础等优势,在与平台场景对接中,具有显著优势。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