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拆分新诺威登陆创业板 石药集团拟募资12.4亿发力保健品

作者:张 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1-19 19:48:26

摘要:在增资新诺威并全资控股新诺威2个多月之后,力图持续做大健康板块的石药集团开始了对新诺威新的发展思路——IPO。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更名石药集团后的中国制药似乎在开始多元化发展,而中药和保健品两翼力量则是其未来寄予期望的朝阳产业。

日前,被中国证监会收到该申请的受理通知后的石药集团新诺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诺威”)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保荐机构为安信证券。

持续扩张的石药集团不但在制剂品种领域大显身手,而在中药和保健品领域也可圈可点,此次石药集团拆分主打健康板块的新诺威独立上市,难道是看了其未来的发展态势?

拆分新诺威登陆创业板

在增资新诺威并全资控股新诺威2个多月之后,力图持续做大健康板块的石药集团开始了对新诺威新的发展思路——IPO。

据新诺威近期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不过,预期有关业务分拆后,石药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会降至75%,石药集团新诺威将继续成为石药集团的间接附属公司。

若此次上市成功,也预示着石药集团大健康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将单独进入资本市场,而去年4月便开始被业界讨论的分拆上市思路也最终尘埃落定。

公开资料显示,新诺威的主营业务是功能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目前生产的功能食品主要是维生素类保荐食品和咖啡因类功能饮料添加剂,主要产品是维生素C含片和咖啡因。

据披露,新诺威拟通过本次IPO募集资金12.4亿元,用于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生产项目、保健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体系建设项目、新建保健品软胶囊产业化项目和咖啡因系列产品节能减排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之所以石药集团对该领域如此看好,这主要得益于新诺威近两年在这两个领域发展非常突出,而且发展前景也非常看好。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4-2016年及2017年1-6月份,新诺威的营业总收入为6.51亿元、7.42亿元、8.9亿元和5.37亿元,同期净利润为1.08亿元、1.15亿元、1.92亿元和1.0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出口业务收入的总额分别为3.86亿元、4.51亿元、4.9亿元和2.6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63%、63.34%、56.59%和50.72%。

从收入构成来看,新诺威报告期内来自咖啡因类产品的收入分别为4.88亿元、5.42亿元、6.28亿元和3.5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7.89%、76.08%、72.42%和68.24%;来自维生素类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2.11%、23.92%、27.58%和31.76%。

据目前的股权结构显示,石药集团是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控制思必普药业100%股权,而思必普药业直接持有新诺威98.69%的股份,并通过欧意药业间接持有新诺威1.31%的股份,合计控制100%股份。据了解,香港联交所已于2017年8月1日有条件地同意了石药集团分拆建议及豁免股份保证。

实际上,关于石药集团新诺威的分拆上市最早见于2017年4月份石药集团的公告。在分拆上市之前,石药集团新诺威制药是石药集团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石药集团持有其98.69%的股份,其保健品业务中的招牌产品果维康维生素C饮料即由该公司生产。除此之外,新诺威还从事制药与销售咖啡因(食品添加剂及原料药)以及维生素C保健品等。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虽然说石药集团拆分新诺威上市之后,石药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会降至75%,但总体看来,这将总体提升石药集团价值1至2%,从长远看来无疑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产业平衡协调

“如果是从石药集团的板块化格局上来看,此次新诺威的上市和未来发展的扩张布局,表面上看是对主业务的业务补充,而实际上是对石药集团一种资源优势的过剩之后的产业协调,取优势之长,对产业链拓宽布局。”有长期观察石药集团的医药人士对记者分析说。

而石药集团之所以如此的布局,依靠的自然是其丰富的维生素C原料。

另据石药集团官网信息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C生产基地之一,石药集团的维C产品80%以上出口到欧洲、美洲、澳洲和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红牛之类的大型跨国公司。

而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石药集团果维康系列产品,正是基于其强大的原料优势而出现,近年来发展势头不错。或许正是在这样的产业基础上,有多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分析说人士均表示,果维康系列产品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消化产能过剩的维生素C原料。

其实近些年来, 维生素C产能过剩一直是不争的事实,而该事情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毫无例外,石药集团也不例外。

持续多年的产业过剩其实依然存在。另据石药集团2016年年报显示,在2016年,维生素C市场总体产能过剩的局面仍然存在。但利好的是,在全球维生素C价格在多年持续震荡下滑后触底反弹。

而石药集团也在这场维生素C攻坚战上利用科技技术的深耕实现了翻身。

材料显示,2016年度石药集团维生素C业务也成功扭亏为盈。2017年以来,维C价格持续攀升,且屡创新高,与同期相比,已成为石药集团重要的利润来源。

此前,石药集团大健康事业部总裁郭玉民曾在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每年石药维生素C的产能大概为5万吨,这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出口。

“虽然如此,但石药集团关于维生素C的过剩发展困境依然存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维生素C的发展困境一直是快速成长的石药集团不可忽视的发展问题。”另有业内分析人士对记者直言,而石药集团子公司新诺威的成立,似乎正好为这一问题找到答案。

“每年也就是千余吨,主要用于维C含片、维C泡腾片、果维康欣(维C+维E)、果维康壮(维C+维D+)等,而果维康维C饮料实际上也只是维C系列产品的’小角色’。”郭玉民介绍,从科学角度来分析,维生素C同水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形态,因此可以以此来介入大健康产业。

据最新数据显示, 目前,果维康维生素C饮料主要在石家庄5000家左右零售终端布局,从业绩上来看,2016年单品销售超过1亿元。

基于公司主业延伸出来的即将上市的新诺威,是否会成为石药集团未来石药集团产业平衡协调的天平吗?对此,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