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狂涨刷三年新高 国内油价调价窗口面临开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
2018年开年,国际油价涨势强劲,引发国内油价联动上涨,令2018年国内首次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
本周期欧美原油期货价格震荡上涨,截至1月10日收盘,WTI收盘结算价为63.57美元/桶,布伦特结算价为69.2美元/桶,均收于三年来新高。
接连涨价让发改委调价窗口上调机率增大,本轮9个工作日,中宇资讯测算原油变化率为5.31%,中宇原油估价64.716美元/桶,较基准价涨3.266美元/桶,暂预计1月12日24时成品油零限价上调155元/吨。以目前原油现货均价估测,最终调价上调幅度将在160-180元/吨左右。
国际油价涨势强劲
涉及美国在内全球原油库存下降,支撑国际油价继2017年V型反转收涨后继续上扬。
据新华社报道,尽管英国北海和利比亚受损输油管道先后重启,但伊朗多地爆发游行示威活动使得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市场担忧原油供应收紧,国际油价再度得到支撑,数次刷新3年多以来的新高。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1月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截至1月5日当周美国全国的商业原油库存减少495万桶至4.195亿桶,库存下降数量高于市场预期。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自2016年11月跌至2014年同期以下水平之后,目前仍维持在三年低位水平运行。
此外,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1月5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减少5座至742座,之前连续三周持平于747座。
在消息面指向原油库存下降的作用下,国际油价节节攀升。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月11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1%至每桶69.11美元,接近上日所及2015年5月以来最高水准69.37美元;同时,美国WTI原油期货基本持平在每桶63.54美元,接近上日触及的2014年12月以来的高位63.67美元。油市在过去数周表现强劲,美国原油期货处于2014年底来首见的水平,布伦特原油类似的里程碑相差不到1美元。
对于今后国际油价走势,中宇资讯分析师马建彩认为,现在国际油价已涨至阶段性高点,在原油相对高价的运行背景下,美国页岩油产量将继续上涨,将成为限制油价的上行的重要因素,后期涨势空间有限。
马建彩还表示,OPEC目前减产规模已经超过了协议承诺数量,令全球原油库存大幅下降,其中包括美国原油库存,同时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减少油价带来有效支撑,目前国际市场消息面利好连连,受此影响,原油变化率正向范围不断上涨,国内本轮油价上调预期随之拉宽。
成品油价拟迎新年首次上调
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际原油较高的联动性,在国际油价的不断走高的态势下,国内成品油2018年首次调价窗口开启。
根据我国《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做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截至1月10日,中宇资讯监测国内30个主要省区市中石油、中石化批发均价为,国五92#汽油为7598元/吨,较前一个工作日涨84元/吨;国五0#柴油为6719元/吨,较前一个工作日跌26元/吨。
不过,近期国内柴油和汽油市场出现分化,呈现汽涨柴跌局势。中宇资讯监测,以山东地炼价格为例,自12月初开始柴油价格出现急速下滑,目前累计跌幅在1000-1200元/吨。汽油则表现稳中小涨趋势,幅度在200-400元/吨。
对此,马彩娟表示,虽原油价格持续上行但对市场提振支撑有限,受冬季工矿、基建项目开工率降低及雨雪天气增加影响,市场气氛看空柴油后市,观望气氛浓郁,汽油市场表现不温不火,下游按需采购为主。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能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方面,受强烈的发改委上调预期,及市场上对于混合芳烃消费税即将落地传闻的持续发酵。自9日起,一场由南至北的汽油涨价潮已席卷全国,但柴油需求清淡,批发价格多守稳为主。”
不过这并不影响原油价格上触发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成品油零售价上调。
王能告诉记者,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显示,截至1月10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为3.95%,对应汽柴油的上调幅度在165元/吨,已远远超过50元/吨的发改委调价红线,本轮成品油涨价窗口将于1月12日24时正式开启,这也是2018年成品油零售限价的首次上调。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