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交银:全球经济复苏 小盘股将有结构性机会

作者:冯昭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1-05 21:13:03

摘要:1月4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研究报告。

交银:全球经济复苏   小盘股将有结构性机会

见习记者 冯昭 北京报道

随着经济增速波动缩小,CPI略有上升、PPI高位下调,2018年中国经济将平稳运行。

1月4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研究报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从国内来看,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国际来看,经济环境也发生明显变化,虽然全球经济整体复苏,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挑战尤其值得关注。

在此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仍将不温不火,同时因为流动性条件变化,出现阶段性波动。

全球经济整体复苏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加快,2018年将延续回暖势头,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17年的3.4%提升至3.7%左右。”连平分析,美国经济将总体保持复苏步伐;欧洲经济逐渐改善,但依然面临诸多考验;日本经济增长内需不足,复苏势头可能难以延续;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复苏、需求回暖、贸易增长带动下增长加快,国际收支状况将得到改善。

研究报告指出,美联储一方面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估计2018年可能会有2-3次加息;另一方面削减联邦储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继续对全球产生外溢效应,对国际市场的资本流动会进一步产生影响。预计2017年美国经济增长2.3%,2018年回升0.4个百分点,提升至2.7%左右。

在欧洲,由于黑天鹅风险下降,经济有较好增长,投资规模扩大,工业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融资环境转好,消费价格指数逐渐上升,预计2017年欧盟经济增长2.1%,2018年增长速度还会加快至2.3%。

日本经济连续七个季度的正增长,主要得益于外需回暖,但内需仍然不足。在特朗普新政和美联储加息等外部环境影响下,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面临困难,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技术进步和革新引领下的全球产业价值链重构,使新兴市场国家大多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预计2017年发展中国家增长4.3%,2018年将加快至4.6%。

三大动能“一升一缓一稳”

随着消费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经济增速的季度波动幅度明显缩小。

连平预计,出口、投资、消费等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大动能在2018年可能出现“一升一缓一稳”态势,即出口增速回升、投资增速放缓、消费增速平稳。

出口在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继续复苏的带动下增速会继续上升,几大主要贸易伙伴经济的改善将继续有利于中国出口的增长,预计2018年中国出口增速将高于2017年,达到10%左右;金融去杠杆、企业去杠杆、金融监管政策收紧等因素,都会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清查利用PPP项目、各类投资基金变相举债,可能制约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影响基建投资,预计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至6.5%左右;消费增速方面,汽车消费会在小排量汽车退税政策退出、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等政策影响下有所放缓,房地产市场继续受到政策严格调控,住房相关消费增速可能放缓,而居民收入增长、消费升级及养老改革等政策则对消费形成支撑,预计2018年消费增速在10%左右。

“2018年中国经济将平稳运行,增速可能略有放缓,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为6.7%左右,比2017年稍微有所回落,但高于年度增长目标。”连平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可能存在三个潜在风险: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对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和货币汇率可能形成冲击;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政策多重收紧可能形成金融市场叠加效应。

交银国际市场策略

“展望未来3年,完成‘十三五’年均增速6.5%以上的难度不大,应该不会显著加大财政政策稳增长的力度。”连平认为,未来有必要加强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力度,建议“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加大结构性减税降费力度,减轻实体经济税费负担;三是更好地支持结构转型和消费增长关键领域,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增长的平稳运行,也深刻影响着产业结构和资本市场。

交银国际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有序放缓。从宏观基本面来看,中国货币供应、产能利用率与中国经济相一致的3年周期,中国盈利周期、盈利预测周期与中国经济相一致的3年周期,中国原材料板块盈利增长和螺纹钢价格与中国经济相一致的3年周期,均处于下行阶段。

“经济周期及同时运行的盈利、盈利预测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周期继续放缓,与近期晚周期行业的潜在技术性轮动相一致,直到市场领涨的接力棒被传递到防御型行业为止。”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负责人洪灏认为,中国经济放缓将再次波及全球,尽管冲击力度相对温和。

“2018年还将是中国交易员面临流动性约束、进行存量博弈的一年。”洪灏认为,过去几年,未被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表外业务复杂性不断增加,表外杠杆不断积累,新法规的出台使这些表外杠杆、影子银行的增长受到限制,同时信贷增速将减缓,市场利率中枢保持高位,而一些与表外杠杆相对应的资产将被清算,这样的宏观环境很难看到大牛市。

“我们的股债收益率模型显示,在未来的12个月里,上证的交易区间和过去12个月类似,同时交易区间中位数仅略高于3200点。”洪灏认为,融资成本飙升是中国市场波动性模式的关键变量,因为流动性条件变化,2018年资本市场仍将不温不火,并不时出现短暂的波动。

同时,随着全球大盘股相对强势开始趋向极端,流动资金应开始向小盘股轮动。

“结构性行情显示,在流动性约束下,小盘股将会有结构性机会。随着未来几个月结构性压力抬头,信贷增速放缓,债券收益率很可能在2018年一季度前仍难显著下行。大盘股估值越来越高,已开始失去明显的投资价值。”洪灏认为,从大盘股向小盘股轮动的过程将会是曲折的,由于对增长和通胀反应的时滞,债券、股票和商品在2018年不同时段都各有“小熊”。

“此外,除中国A股以外的海外主要股市价格运行出现看涨的技术格局,暗示着未来海外主要市场还将出现新高。短期内,因交易情绪极端高涨,市场将面临下行风险。”洪灏说。

编辑:刘春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