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支付机构续展结果出炉 长沙星联等4家公司未通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第五批支付机构续展结果出炉。
1月5日,央行公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信息公示》,共涉及到25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其中,共有4家公司续展未通过,而其他21家则顺利通过了此次续展,增加了五年的有效期。
具体来说,续展未通过的支付公司分别是湖南财信金通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千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长沙星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合肥新思维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注意到,上海千悦为主动申请终止支付业务;合肥新思维则因申请支付业务并入江苏瑞祥商务有限公司;而剩余两家则是不相关监管制度规定。
早在2015年11月,央行下发了《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的通知》,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期满前6个月向人民银行提出申请续展,人民银行将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核查,再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予以延期。
接着,央行分别于2016年8月11日、8月30日、12月20日和2017年6月26日,公布了首批27家、第二批12家、第三批53家以及第四批93家支付机构的续展决定,这其中共24家支付机构失去支付牌照。
“近年来,支付成为互联网金融争夺的焦点。第三方支付机构更是为了抢占支付市场野蛮扩张,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支付牌照的买卖、处罚、注销、业务调整等不断占据支付行业头条。”零壹财经方面表示,与此同时,伴随着监管升级,大浪淘沙,支付牌照逐渐收紧。
数据显示,加上第五批结果,截至目前,央行累计注销支付牌照达28张,有《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合法支付机构最新总数为243家。
与此同时,不难发现支付牌照注销的情况大概可以有三种:一类如北京润京这样主动申请注销牌照;一类是涉及业务合并,如合肥新思维;一类是因为严重违规,如浙江易士、广东益民。
而且,大部分注销牌照的支付机构业务类型均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比如上海畅购,其自2014年12月出现预付卡合作商户暂停使用、不能刷卡消费等问题。2015年1月6日,央行上海总部曾就此表态称,对该公司的行政执法检查发现,其存在严重经营违规造成资金周转问题,无法及时完成对特约商户的资金结算。最终2016年1月7日,央行宣布依法注销上海畅购相关牌照。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主要因为预付卡客户有被挪用备付金的风险,个别商家可能利用预付卡变现融资、诈骗;其次,预付卡客户可能会由于约定不明遭遇服务缩水等。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