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壕沟越挖越深,特朗普税改将使美国“巴西化”?

作者:赵灵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2-21 15:03:29

摘要:特朗普税改是自1986年里根税改以来,对美国税收制度最大幅度的修改,牵涉到一系列重大的利益调整。其中最受诟病的,就是这一方案更有利于富人。

贫富壕沟越挖越深,特朗普税改将使美国“巴西化”?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20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就通过税改法案发表讲话。

赵灵敏

仗着在参众两院的多数议席,美国共和党主导的税改方案已经在两院通过,即将交给总统特朗普签署生效。特朗普税改是自1986年里根税改以来,对美国税收制度最大幅度的修改,牵涉到一系列重大的利益调整。其中最受诟病的,就是这一方案更有利于富人。

税改进一步恶化贫富差距?

据估算,此次税改约有45%的税收减免将会流向收入高于50万美元的家庭(不足人口的1%),约有38%将会流向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人口的约0.3%)。而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低收入家庭处境很可能会不如从前。换句话说,减税的大部分好处都让高收入阶层拿走了。但减税带来的坏处,无论是社会福利减少还是公共债务增加,对低收入阶层的影响更大。

因此在民主党看来,此次减税不过是为特朗普这样的富豪进行减税罢了,一旦通过,美国已经很严重的收入差距和社会不平等势必更加恶化。《纽约时报》资深评论员纪思道干脆将此次减税怒斥为“抢劫”。共和党也不否认此次税改更有利于富人的事实,但强调通过“涓滴效应”,中下阶层也能受惠。但问题是,自197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贫富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所谓的“涓滴效应”更多是理论上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真正实现过。况且更低税率也未必会导致企业加大投资,更可能是将资金投入金融市场,制造资产泡沫;或在股东之间进行分配,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

显然,会否进一步恶化美国的贫富差距是此次税改的一个重要的争议点。而近期由不同机构发布的报告也证实了美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事实。12月15日,联合国赤贫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菲利普·奥尔斯顿在走访美国的多个城市后,在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每8个美国人就至少有1个生活贫困,而当中近半深陷赤贫,绝大部分无法摆脱困境。在全球富裕国家当中,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最低,这意味着美国梦正迅速转化为美国幻象。在今天的美国,出生于贫困中的孩子,几乎没有机会摆脱贫穷,穷人家的孩子缺乏或根本就无法吃上对发育有助益的高营养食物,也难以获得基本卫生保健和教育机会,而这些都是脱贫的必要条件。奥尔斯顿指出,美国的贫困问题和社会不平等现象是历届政府政策积累而形成的,而特朗普上台后提出的税改、削减社会福利和医药津贴等政策,只会使贫困与不平等问题变得更糟。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17年9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美国经济复苏开始惠及偏低收入阶层,但贫富差距继续扩大。2016年最富1%家庭收入占比增加至23.8%,这一数字在2013年为20.3%。收入底端90%家庭的收入占比下降至49.7%,为这项调查有史以来最低水平。如今,近5000万也就是1/6的美国人要靠政府发放的食品券生活。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最近在参加电视节目时警告说,如果美国再无视贫富差距,将会沦为巴西那样社会问题严重、积弊难除的国家。

公共政策的劫贫济富

美国贫富差距的扩大,有全球化带来的不可控因素。不过更重要的是公共政策的劫贫济富。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美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罗斯福通过一系列社会政策:建立了联邦最低工资制度,建立了社会保险和失业保险体系,强化了工会,并提高对公司和富裕阶层的征税。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把这一现象称为“大压缩”(The Great Compression)。他认为这些政策为美国民众创造了更多的平等,也在随后的40年内抑制了收入不均等的扩大。但到了卡特时期,放松管制的改革使企业享有充分的雇佣与解雇、裁员等方面的自由,随之而来的工会衰落和工人工资谈判能力的大大削弱,受雇者的实际工资增长远远落后于生产率增长,而管理层的年薪却大幅上涨。福布斯100位收入最高的CEO年均报酬,1970年约为普通工人年均工资的40倍,1987年为221倍,到了1999年甚至高达1077倍,此后虽有所下降,但2005年仍高达793倍。

美国税制的变化是贫富差距扩大的又一重要制度因素。罗斯福新政之后的历届美国政府,大都把对高收入群体实行高税率当作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手段。1986年里根税改之后,税率变化的趋势发生了逆转,与富有阶层相关的股票期权、利息和资本所得享有更大幅度的减税,而低收入阶层和中产阶层的联邦税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对投资收入的征税一度达到40%,这一税率是25%。

应该说,特朗普税改继承了里根税改的基本精神,富人和大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在工会衰落的情况下,工薪阶层的利益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加上中低收入者资源有限,无法组织起强有力的利益集团在上层建筑层面发挥影响力。因此,和很多国家的情况一样,美国的中低收入阶层,注定将成为某些雄心勃勃的上层精英利用的对象和上位的踏脚石,他们会在言语上替中低收入者发泄不满,撩拨他们的愤怒,以他们的代言人自居,目的是收割他们的选票。但这基本上只是选举的姿态,精英一旦上位,中低收入者就会被抛弃,他们的愤懑只能积攒下来,等待另一场选举。事实上,这也就是2016年特朗普的总统竞选之路,今天它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富豪民粹主义(pluto-populism)”。按这个趋势下去,美国的“巴西化”,可能未必是危言耸听。(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