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饮料失宠逼迫转型 百事大中华区换帅重用营销派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2-15 21:31:4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全球快消巨头百事大中华区又换帅了,这次接棒者的上一份职位是百事公司全球沃尔玛业务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的Ram Krishnan。接棒后,Ram Krishnan将负责大中华区的饮料、食品和营养业务。
据悉,这是一位擅长营销的管理者,并且对中国市场也很关注。为此,Ram Krishnan的上任也给百事在中国市场的变化带来诸多猜想。近年来,不仅是百事,可口可乐也在努力摆脱高糖高脂肪的不健康标签,向“健康”转型成为了两家快消巨头的必修课。怎么转型?向哪里转型等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
百事新帅上任
近日,百事公司对外宣布,现任百事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施博诺(Mike Spanos)将担任百事公司亚洲、中东及北非大区(AMENA)首席执行官,任命将于2018年1月1日生效。
从施博诺手中接过“帅印”的,是现任百事公司全球沃尔玛业务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的Ram Krishnan。百事公司在一份通报中称,Ram Krishnan将在新岗位上负责大中华区饮料、食品和营养业务,并向施博诺汇报。
对于即将“接棒”施博诺的Ram Krishnan,百事公司在通报中称,其在百事公司任职十余年,经验丰富,在品牌营销和销售方面担任过数个高级领导岗位职务。“目前,他带领的团队负责百事与沃尔玛的合作关系,巩固了百事作为沃尔玛杰出的领先供应商之一的地位。”
据悉,Ram Krishnan在担任百事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客户总监期间,通过零售店、电子商务渠道、仓库渠道以及沃尔玛美国、山姆俱乐部和沃尔玛国际等渠道,将在28个国家的销售额维持在10.3亿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Ram Krishnan还是营销的一把好手。公开资料显示,在他担任北美菲多利(Frito-Lay)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期间,领导着整个百事可乐零食组合的市场营销,具体负责的工作包括品牌战略、广告、客户营销、创新、电子商务等。
既懂营销又有连锁超市的渠道经验,这位新任大中华区总裁被百事公司管理层寄予了厚望。
根据近日百事可乐公布的2017年二季报和半年财报,数据显示,百事可乐在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77.59亿美元和34.2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和17%。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百事可乐在亚太地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AMENA(亚洲、中东、北非)地区营收下滑9%,上述地区的饮料业务营收亦下滑了2%。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市场并没有单独列出来,不过百事可乐高层在早前的电话会议中指出,在中国,饮料部门两位数的有机增长及零食部门有5%左右的有机增长。
碳酸饮料风光不再
由于如今,消费者日益重视健康,碳酸饮料市场销量连续下滑,食品饮料消费市场“寒冬”持续,不仅是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也在近期推出了一系列新品来应对增速疲软,只是二者的打法不太一样。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可以说是饮料企业中争斗了百年的老对手,纷纷出重拳抵御健康风潮带来的威胁。
今年,可口可乐还宣布裁撤20%的企业员工,约1200人。最终省下来的钱,至少一半用来投资并购非碳酸饮料业务,调整产品组合。
相较于可口可乐,在健康风暴来临之际,百事则显得从容很多,因为它拥有更为丰富的非碳酸饮料业务。在百事公司内部,以谷物、水果、蔬菜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为主的产品被称为“无罪恶产品”,目前,这类“无罪恶产品”已经占到百事公司45%的营收比例。
“我们相信健康产品将成为公司未来长期增长的关键,并且我们已经在寻求更多健康产品组合。”百事公司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该公司预计,2025年时,其健康产品的销售情况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总之,目前,两大可乐巨头在替代水、瓶装水、功能饮料、冷榨果汁、乳制品、植物饮料、即饮茶、即饮咖啡等领域布局全方位矩阵,战略类似但也不尽相同。
在低糖低热量方面,可口可乐先后推出健怡可乐、零度可乐、可口生活等产品。百事则针对可口可乐的健怡推出了“轻怡可乐”。去年10月,百事宣布执行史上最严格的控糖计划,到2025年,旗下三分之二的12盎司装饮料的热量将控制在100卡路里以内。
而其中最为明显的战火燃烧的领域则是饮用水的竞争。
毕竟碳酸饮料的增长已经开始放缓,看到了天花板,瓶装水迎来爆发期。2010-2015年期间,中国瓶装水市场销售额从47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020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已经超越碳酸饮料,并保持每年15%-20%的高速增长。
有业内人士认为,最初,两大可乐巨头以平价水为主在瓶装水市场布局,但是,平价水的利润较低,口味差异化也不明显,两家饮料巨头审时度势,纷纷转向高端水领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