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多措并举营造资本市场的青山绿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石省昌 北京报道
加快建设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提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常被讨论。有数据显示,2017年,上交所突破万亿市值的公司已经超过了6家,突破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了60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与此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成为了当下的一个工作着力点,上交所和深交所为此做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落实?
12月11日,在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2017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针对上述问题,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有关领导做了热烈讨论,引起市场关注。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毅林表示,上交所正在推进一个新蓝筹行动,所谓新蓝筹就是新经济+蓝筹,主要是包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和新经济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
徐毅林指出,2016年以来,上交所一共上市277家上市公司,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背景的是223家,其中有战略新兴产业是157家,上交所的结构明显改善。从传统大盘蓝筹为主的市场要转型成多层次、多样化有包容性的市场,跟国家的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的大局来配合。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鸣钟表示,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初具雏形,截至上周末深交所上市公司家数达到了2080家,市价总值达到23万亿元的水平,今年以来多层次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今年新上市公司数是213家,大致融资的金额是851亿元。这个数字在全球交易所当中排名,深交所排在第一位,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
李鸣钟指出,深交所今年上市公司层面也呈现出积极的变化,前三季度,深圳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的增长都在25%的水平,创造深市增长的新高。整个市场在不断的拓展,上市公司质量明显的提升。深交所去年12月5日深港通开通,深圳市场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了。这一年来,深港通总共成交1.29万亿元,深股通的流入金额达到1500亿元,北上资金净流入达到500亿元。
“深港通一年,交易非常活跃,运行非常平稳,成绩非常显著。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深港通在全球开展了123场的推介活动,面向大致6000多名机构投资者,遍布整个欧美、亚太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很积极进展。当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一线监管始终是基础。”李鸣钟说。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在峰会上表示,2017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态势在结构变革中保持相对平稳。他认为,2017年整个的监管的重心发生了一些变化,监管部门最重要的职责是要对市场透明度进行监管,只有市场有足够的透明度,市场才可以实现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监管成为了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近日,新一届发审委严把上市关,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明显的提升,新一届发审委也推进了一些制度创新,对优质的上市公司给予了一些制度上的创新举措。与此同时,退市也是市场比较关注的话题。
李鸣钟指出,欣泰电气和新都酒店的退市是今年交易所监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真正承担了退市的主体责任,一线监管是《证券法》赋予交易所一个法定的职责。全面推进监管的工作,从监管思路上有几个大的变化:在上市公司监管方面,监管理念逐步从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在二级市场监管方面,向依托大数据的智能化监管转变;会员监管方面,逐步向“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转变。
李鸣钟介绍,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主要抓监管公开。提高交易所工作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也有利于投资者真实了解上市公司,对于提高交易所的公信力有很重要的意义。第二方面,监管的方式形成了分类、分行业差异化监管的工作方法。所谓的分类,根据上市公司的信批质量、规范运作的情况,进行一个ABCD的分级,高风险公司就成为监管的重点。
“今年我们在监管高风险公司方面进行了多轮排查。分行业监管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一种安排,要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传统的信批指引之外,建立了行业的信批指引体系。所有的工作人员也是按照行业来进行监管,便于加快监管人员的经验积累,便于发现问题,能够更好地找到违规违法的线索。不断在检讨规则体系,今年以来新制定修订十多项制度规则,特别是减持新规。减持新规出台之后,对比较容易出现违规的情形进行梳理,梳理出四大类十二个问题,根据这些梳理的情况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减持的监管。不仅要不断梳理规则,也要加强规则的落地和执行。”李鸣钟说。
李鸣钟表示,应对市场乱象即针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领域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交易所紧盯“忽悠式”、“跟风式”重组、规避“重组上市”、变更业绩补偿承诺等异常行为,对“高估值、高承诺、高商誉”方案从严监管。另外在二级市场层面,不断提高监管敏感性,严防热门题材炒作,对次新股、高送转、“兜底增持”、“雄安概念股”炒作等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出击,多措并举,督促上市公司补充披露说明并作出充分的风险提示,核查股票交易情况,果断实施股票停牌核查。
徐毅林表示,上市公司的监管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现在整个的信息披露制度监管,主要是通过刨根问底式的监管进行推进,充分揭示上市公司存在的风险。对存在严重风险的公司要进行严管,由此来治理市场的乱象,改善市场的生态。对会员公司,加强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模式监管,切实让会员公司落实客户的管理责任,它不能就是一个通道业务,要管理好客户的交易行为。同时通过开展对会员的检查,加强合规培训,加大实施监控系统的专业化以及精准化。
“打击内部交易、打击操纵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易所共同的话题,只要能够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以钉钉子的精神来全面落实交易所的一线监管的责任,我想整个市场的乱象就会越来越少,我们也将会迎来资本市场的绿水青山。”徐毅林说。
编辑:严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