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窗口期短暂成员参差角力,RCEP谈判3年能搞定吗?

作者:苏庆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29 13:28:57

摘要:即便在RCEP从明年开始加大谈判密度的情况下,如果能在后年也就是2019年完成谈判,也就很不错了。如果谈判进展不顺利,即便是2020年完成谈判,那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窗口期短暂成员参差角力,RCEP谈判3年能搞定吗?

苏庆义

11月14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并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该声明表达了尽快结束RCEP谈判的决心,并给出了RCEP协定框架。

RCEP装了哪些“菜”?谈判为何难“搞”?

从披露的RCEP协定框架来看,RCEP确实是一个较高水平的协定,但离《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还有不少距离。RCEP将包括18章内容,除传统的货物贸易相关内容外,还包括服务贸易、金融、电信、投资、自然人移动等目前越来越重要的内容,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内容也将涵盖在内。知识产权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应该说,RCEP协定相比已有的大多数自贸协定还是走在了前面。但是,和TPP比,确实也有不小的差距。TPP谈判结束后披露的完整文本包括30章的内容,比RCEP足足多了12章。TPP中的国有企业、劳工、环境等重要内容都没有包含在RCEP内。从单独某一章的内容来看,未来RCEP的开放程度也会低于TPP。比如,货物贸易降关税力度肯定会低于TPP,服务贸易、金融、投资的开放力度也会低于TPP。可以说,RCEP是在考虑到众多成员的实际情况后,尽可能地追求一个高水平的自贸协定。

但是,RCEP成员较强的谈判意愿,以及标准比TPP水平低,并不意味着RCEP的谈判周期将会短很多,RCEP谈判依然任重道远。

首要原因是,RCEP谈判仍然缺少强有力的主导者来推动,并且没有形成一致合力。自从美国加入TPP谈判后,就成为TPP的主力推手,完全主导TPP的谈判。其他成员完全无法和美国的实力相比,即便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也是美国的追随者。存在强有力主导者的好处是,能加快谈判进展,避免不必要的扯皮。RCEP谈判由东盟主导,但这种主导并非源于东盟的绝对实力,而是由于亚洲经济一体化中各国之间尤其中日之间较为复杂的关系。东盟主导成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是一种博弈结果。但东盟的主导能力显然无法和TPP中的美国相比。尽管中国也是RCEP的积极推动者,但和东盟形成的合力还不足以让RCEP加速度前进。况且,RCEP自启动谈判以来就受到TPP的干扰,在美国退出TPP后,这一干扰依然存在。日本作为目前TPP的主导者,仍然希望RCEP的标准尽量向TPP靠拢,这符合其自身利益。有TPP在手,日本有提高RCEP标准的底气,尤其是目前的情况,RCEP谈判的拖延可以为日本争取美国对TPP的回心转意创造更长的时间窗口。

其次,RCEP成员之间的差异性甚至高于TPP。TPP谈判时,成员国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但发展水平较低的越南、秘鲁、马来西亚等成员国本身经济体量有限,谈判势力较弱,处于追随者的地位,还不足以对谈判进展造成太大影响。但RCEP成员之间的差异性明显更大。处于主导者地位的东盟,其成员之间的差异性本身就很大。缅甸、老挝的发展水平很低,东盟需要协调这类成员国的利益。东盟在协调好自身成员内部的利益之后,才能考虑对RCEP其他成员的利益协调。在其他成员中,印度的开放水平较低,要价和出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色。关键是,印度经济体量又较大,谈判势力在那儿摆着,要让它做出妥协并不容易。

另外,成员较多的自贸协定谈判本身就是拉锯战。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成员越多,自贸协定谈判难度越大。TPP有12个成员国,在美国的强力主导下,如果从美国组建TPP后的首轮谈判算起,也花了5年半时间才完成。RCEP首轮谈判从2013年开始,考虑到其谈判难度丝毫不亚于TPP,即便是从非常乐观的角度来看,至少要明年完成谈判。但我们知道,现实情况更为复杂,客观来讲,即便在RCEP从明年开始加大谈判密度的情况下,如果能在后年也就是2019年完成谈判,也就很不错了。如果谈判进展不顺利,即便是2020年完成谈判,那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3年窗口期,中国东盟如何把握?

虽然RCEP谈判面临诸多困难,但中国和东盟应该审时度势,更多发力,把握RCEP谈判的未来3年窗口期。特朗普上任后,宣布退出TPP,在其第一个任期重新加入TPP的可能性并不大,这极大削弱了TPP在亚太范围的战略影响力。即便TPP剩余11国签署改名后的全面且先进的TPP(CPTPP)并能顺利生效,给非成员国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也有限。但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结束后,如果无法连任,且新总统换了思路,决定重新加入TPP,而此时RCEP仍无法完成谈判,则中国又将重新承受TPP带来的战略压力。对于中国而言,在暂时不会加入TPP的情况下,努力推动RCEP完成谈判是最优的选择。对于东盟而言,完成RCEP谈判也是发挥其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作用的重要表现。在特朗普任期内,中国和东盟还有3年的机遇期去推动RCEP完成谈判。认清这一点后,中国和东盟应该制定针对性的谈判计划和时间表。既不急于在明年就完成谈判,给谈判造成被动;也应有急迫感,争取未来3年内完成谈判。

总之,对于标准低于TPP但高于大多数自贸协定的RCEP而言,尽管确定了谈判的相关章节和原则,但各章节内部谈判仍然耗时耗力,未来谈判的难度依然较高。RCEP明年完成谈判的可能性并不高。但中国和东盟应该认识到RCEP谈判存在的3年窗口期,努力促成其在未来3年内完成谈判。(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