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拼搏付出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打造均衡协调发展新局面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24 20:30:5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简宁 北京报道
十载栉风沐雨,十载春华秋实。
2007年10月28日,秉承着“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收益,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使命和“建设服务领先的国际一流银行”的企业愿景,北京银行落户上海,踏上了业绩与品牌“双升”、转型与创新“共进”的崛起之路。
过去的十年,北京银行上海分行用“拼搏付出”的激情与实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谱写了资产规模突破千亿、累计盈利超过70亿元、年均利润增速达到26%的骄人业绩,探索形成了中小银行创新发展的经典模式。
十年来,北京银行上海分行在激烈的竞争中积极主动拥抱经济新常态,依托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势,打造了 “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惠民金融”、“镇域金融”等特色品牌,构建了以投资银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同业金融为核心的特色业务体系,推动并形成零售业务和网络金融可持续发展生态圈,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均衡协调发展的繁荣局面。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精彩亮丽的成绩单,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成功缩影,擦亮了沪上金融业的金字招牌。
截至2017年9月末,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总资产突破1200亿元,各项存款达到677亿元,各项贷款达到789亿元,利润突破15亿元,各项指标在同期来沪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其辖内综合网点达到18家,社区银行21家,成为市民百姓信赖的金融服务品牌。
服务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区域发展,做强做大传统业务是北京银行上海分行的主业。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积极参与市区两级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轨道交通以及产业基金项目,为国有企业和重要项目提供并购、现金管理和结构融资安排,以多种方式累计向上海市实体经济项目投入超过3000亿元。
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支持“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重点项目建设,业务品种覆盖保函、代付融资、本外币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进口信用证等,累计投放项目融资超过500亿元。通过融资与投资、境内与境外、线上与线下、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模式,上海分行核心客户基础不断增强,拥有各类公司客户近4800户、两级国资委企业45户,获得了客户的普遍信任和赞誉。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分行突破传统,建立起以“信贷工厂”为核心的一站式标准化审批模式,成功设立普陀、杨浦、张江等小微企业专业支行,形成专业化、高效率的中后台集中处理体系,累计为1000余户中小企业发放4000余笔,超过1200亿元融资支持。
其中,立足“科技金融”品牌,助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累计为上海地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超过600亿元。作为首批投贷联动试点银行积极与投贷联动试点地区张江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储备认股权业务客户,已获得首笔投贷联动回购收入。
借力“文化金融”品牌,上海分行累计为唐人影视、银润传媒、极视文化、童梦企业等一批文创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过200亿元,支持企业成功拍摄《步步惊心》、《轩辕剑》、《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欧洲攻略》等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
此外,深化“绿色金融”品牌,上海分行荣获上海市节能环保服务业协会授牌“‘十二五’上海市节能服务绿色金融支持奖”,累计发放绿色信贷超过百亿。
完善服务营销体系
上海分行充分发挥零售业务和分行整体业务发展协调效应,不断完善零售银行客户分层营销体系,形成了以私人银行为核心,以支行财富管理中心和社区银行为基地,各有侧重、互为一体的服务营销模式。
同时,上海分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资产配置,打造涵盖投资者教育、健康管理、亲子教育、艺术品鉴赏等系列活动,全面满足客户对理财业务的专业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实现了零售业务快速发展。
截至2017年9月末,上海分行零售客户规模超过24万户,资金量突破300亿元。进一步推进“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信贷工厂”操作模式,实现个人房屋贷款业务“渠道化营销、标准化审批、集中化运营”,个人贷款业务余额达到255亿元,业务增量连续多年排名外埠分行第一。
另外,上海分行围绕“智慧服务、智慧风控、智慧决策、智慧平台”试水网络金融业务,推广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拓展消费信贷蓝海市场,努力打造线上和线下相互补充,个人消费和小微金融相互促进的差异化发展模式。
上海分行率先成立“上海分行网络供应链金融中心”,积极推进小额信贷消费系统上线运营,在消费信贷运用上探索基于大数据的风控和审批模式,实现对个人信用和贷款风险的最优评估;与银联、陆金所、盛付通、快钱、联动优势等一批第三方支付企业开展线上业务合作,加强与大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授信业务合作,成功搭建在线融资平台和结算平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分行对传统经营模式、管理体制机制、业务体系进行了智慧化升级。
健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上海分行综合运用表内与表外,投行与资管等业务模式,建立健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截至9月末,上海分行投资银行业务余额近700亿元,业务涵盖债券主承销、结构化融资、企业重组与并购、产业基金、项目融资、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财务顾问与咨询、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与衍生品等多个方面。债券承销和结构化融资是其中的翘楚,已累计为客户注册各类债券超过1100亿元,发行500亿元,有效帮助客户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了使用资金的便利程度。
特别是,国际业务和同业业务取得丰硕成果。十年来,上海分行外币业务规模屡创新高,外币公司存款日均近150亿元,国际结算量突破200亿美元,在上海地区同业中继续保持排名靠前。近3年开立各类保函逾200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
上海分行连续9年获评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A类银行,多次取得国际收支和结售汇统计考核中零差错佳绩。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稳定增长,同业准入客户数量逐年递增,与国际业务一起成为分行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形成了银行、非银和票据相互辉映的大同业格局。
数据显示,近年来,同业创新业务取得较大发展,结构性金融产品投资业务蓄势而起,投资规模超过250亿元。
此外,北京银行上海分行已经成为区域自贸区业务发展最快机构,自成立自贸中心以来,通过“内保自贸贷”创新业务模式,积极推动行内联动,落地多个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项目。同时,积极推动“自贸盈”品牌下的创新业务拓展,积极拓展跨境及境外并购贷款、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等,成为北京银行的产品研发平台、业务创新平台和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截至2017年9月30日,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下总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分账核算单元下共开立FT账户104户,本外币存款规模达到58亿元。
全面风险管控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是未来金融工作的主基调。
一直以来,上海分行始终推动风险管理与分行事业同步发展。十年间,建立起以总分支三级架构为依托,以审批集中、放款集中、贷后集中为核心框架,做到对各类风险全方位聚焦、全流程覆盖。
坚持审慎稳健发展战略,坚守风险底线,加强对信用、市场、流动性、操作、信息科技、声誉风险的综合治理,把握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率平衡原则,有效提高对风险的识别、量化、控制和化解的能力。
通过优化治理架构、完善制度体系、开展系统建设、健全考核机制、提升评估能力、优化风控队伍等工作有效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截至9月末,上海分行不良贷款率为0.22%,不良率达到同业优良水平。
另外,上海分行按照“简单、透明、可控”原则,构建了全流程、全口径、全资产、全机构、全方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于跨市场、多机构、跨行业的交叉金融产品实行表内表外风险敞口全口径管理,健全和强化审批集中、贷后集中、放款集中、印章集中、清收集中等管理制度,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加强党建队伍
加强党对经济和金融工作的领导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基本原则,也是北京银行上海分行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
上海分行始终与总分行党委的战略部署和决策保持一致,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服从和服务于北京银行发展的总体和大局。强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履行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真正履好责、抓到位、带头学、见实效。
同时,强化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重点抓实纪律教育和廉政教育,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行能力。不断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定期调整支部设置,按期开展支部改选,安排落实全年党建各项工作计划。
加强党建带团建引领,热心公益活动,精准扶贫,彰显京行社会责任,向青海省同仁县捐赠物资、资助“上海交通大学京英奖”,联合上海韩哲一教育扶贫基金会长期开展“京华助学”公益助学活动等。
此外,上海分行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推进队伍建设。十年来,该分行立足于“以业绩论英雄”的企业文化,不断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了奉献与收益、责任与权利、压力与动力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竞争氛围,积极打造一流企业。
展望未来,北京银行上海分行即将跨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上海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切实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以实际的行动、优异的成绩,主动拥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在更大的目标上规划发展新的蓝图,在更远的空间中实现发展的新跨越。
编辑:刘春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