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商金融:知识产权金融是一片蓝海,其价值含量不弱于房地产行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22 15:19:4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丁雨 北京报道
“知识产权金融行业的前景是一片蓝海,其价值容量不弱于房地产行业,互联网金融平台还是需要做出自身特色,”11月17日,在由国家互金专委会指导,华夏时报、北京洞见传媒联合主办的2017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上,知商金融李文超总裁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作为中国首家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平台,知商金融其创建的初衷就是帮助广大科创型中小微企业以知识产权与资本有效对接。平台成立于2015年6月,母公司为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汇桔集团。
知商金融最大的特色在于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做到的知识产权评估与变现问题。依托母公司汇桔集团的知识产权专业评估团队和交易大数据,平台给予借款企业知识产权更客观公正的评估。
除平台特色外,知商金融也在合规化发展走在行业前列,取得不俗的成绩。在本次互金合规与创新论坛上,知商金融因在合规化的出色表现,被组委会授予“2017互联网金融合规平台30强”,同时成为首批互联网金融合规发展联盟发起单位。
以下为本报记者对知商金融总裁李文超的专访实录:
《华夏时报》:知识产权金融的独特性在哪?知商金融在知识产权金融上运营模式是什么样?
李文超:知商金融在互联网金融圈中还是非常独具特色。据了解,知商金融这种形态还是全国唯一。定位于解决知识产权的融资需要,车贷、房贷、消费金融这些平台都没有牵扯到做知识产权的融资。知识产权融资涉及到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在确权阶段,企业需要申请注册各类的知识产权;第二个知识产权在交易流通环节中融资需求,知商金融解决买方和卖方的需求;第三个是在知识产权运用阶段,知识产权产业化。都是围绕知识产权的资金需求,其他的资产类型我们都不做。
《华夏时报》:知识产权金融是如何控制成本的?如何看待网贷行业越来越严厉的监管政策?
李文超:成本问题涉及的比较多了,资产端的开拓成本,资金端的募集成本,资产端的开拓成本,还是要回归到知识产权的特性来讲。知商金融因为它的独特性,所以在开拓成本方面会有很多优势,市场需求摆在那里,市面上有没有其他竞争对手,所以会相对容易得多。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有一个好处,是这类企业相对于他们的资质还是优质的。虽然目前国内知识产权的融资只有知商金融能解决,不过因我们的融资成本和定位,知商金融的借款成本还是偏低的,年化利率也就是6%到13%的。另外,资产端的优质以及议价权其实在一定程度也会反馈到资金的募集端。
《华夏时报》:知商金融在合规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以后发展中有哪些计划?
李文超:第一点,在资金安全方面,今年的9月份完成了银行的全部存款。在技术安全方面也做了很多布局,三级等保证书,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等等。在信息披露方面,也是很公开透明的,我们也开设了很多信息披露的版块,包括项目担保方面。
第二点,备案的进展和状态,今年5月份广州市金融局对知商金融进行了全方位的尽职调查以及审计,9月份广州市金融局又对知商金融做了整改好的监管检查。通过这2次的监管检查,在备案的路上基本障碍都扫除了,现在就在等三级等保证书了,明年年初备案将基本都完善。
《华夏时报》:您认为中国网贷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发展机遇将在哪里?
李文超:目前,在网贷行业中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预示着这个行业越来越成熟。未来p2p行业的发展将更注重场景,更注重垂直的细分行业,比如知识产权行业,这个行业的前景还是一个蓝海,但是也没法阻拦一个有专业领域又有专业优势的垂直细分领域,这个垂直领域对应的又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规模,那么这个垂直领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会有非常大的价值,回到我们这个知识产权行业这个市场空间不用讲,知识产权的价值容量不弱于房地产行业,这个趋势的发展在未来会体现的淋漓致尽,我们知商这个平台市场规模有了,又领先了一步,还有在知识产权行业的积累,我相信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会更好。
未来互金行业会出现巨无霸,但巨无霸也无法阻挡在专业领域有专业优势的平台。知商金融在知识产权金融的垂直领域里既是创新的先行者,也是专业的引领者,未来将继续深耕知识产权金融领域,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延伸业务创新与模式创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