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余栋:中国中小银行向大零售转型是个痛苦阶段却可以飞跑起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21 09:38:5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米方 北京报道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在近日举行的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中国直销银行联盟年会暨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上表示,中小银行向大零售转型是个痛苦阶段但却可以飞跑起来。他同时强调,中小银行必须用腾笼换鸟的方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姚余栋说,从宏观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来看,经济理论与经济现象呈现出撕裂状态,是新周期,或不是新周期,学界人士各执一词。“我去地方开讲座时经常会现场调研,问同意新周期的举手——大约10个人;不同意的举手——11个人;没有观点——30个人。所以,感觉很撕裂。作为一个研究宏观的经济工作者,感觉很痛苦。”
“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银行向大零售转型的战略上”,姚余栋表示,感觉到银行研究体系对大零售方向也很痛苦:这个方向到底对不对?很多银行说既要做零售,又要做对公,什么都做,最后没有什么特色。所以,他觉得这也是一个挺痛苦的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是不是应该坚定的向大零售转型?
姚余栋说,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的年报,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年报做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研判,按照当前的增长速度,到2022年整个银行业大零售市场的规模约为100万亿。目前整个银行业的零售规模约为40万亿,中小银行占到一半,约20万亿。5年后,整个银行业零售规模将增加60万亿,中小银行将面临新增30万亿的零售市场规模,这是一个大趋势。如果认不清大的趋势,有时候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越悲催。
姚余栋认为中小银行有的时候犹豫:四大行那么多网点,人家一转型像大象跑起来,我们怎么能比得上呢?但年报里面说了,对此不用担心,四大行受补充资本金的约束,大象跑不起来,所以对中小银行来说有足够的空间。“中国经济再次迅猛的发展,实际上给大零售带来空间,给中国所有的银行带来空间。大银行可以健步如飞,但跑不起来,中小银行可以飞跑起来,关键看你跑不跑,如果不沿着这个方向跑,可能越努力越悲催。”
他表示,中小银行向大零售转型得有具体办法,就是以腾笼换鸟的方式支持小微。
他分析说,我们看中国宏观经济前所未有的好,而小微企业融资依然困难。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渠道单一、抵押品不足、风险溢价上升、担保体系建设刚刚开始的困境。小微企业3B级的融资成本一定在10%以上,一个B的肯定到12%了。如果不在10%以上贷款,商业上或不可持续。如果在10%以上贷款,道德上不可持续。所以可能就是融资难不贷款了。怎么办呢?要承认这个现实,重视解决这个迫切问题。国务院非常重视,11月7日专门有一个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做了重要批示,金融支持是激发小微企业活力、助推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力量。助推小微成长是落实中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的最后一公里。
姚余栋提到富国银行的经验,认为富国银行是个模板。富国银行在批发上主要对象是小微企业,零售也包括小微。所以用信用定价模型借鉴了消费信贷中的零售模型贷款,开创了直接小微当零售模式的先河。
他说,小微纳入零售是全球经验。银监会提出的对小微贷款从两个不低于到三个不低于,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很及时,但这也是我们经济工作中目前最大的难点,需要想办法在满足三个不低于的同时控制住银行的坏账。
姚余栋强调, 一定要以清醒的头脑控制坏账率整体低于2%,才能使中国的银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而小微整个坏账率高于2%,如果基数越大,它的坏账越高,只能靠别的来平坏账率,才能低于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问题。
怎么解决?姚余栋表示,首先必须要做好政策落实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切实落实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实银监会的三个不低于。银监会的政策非常好,只是没有运用到位。为什么不把500万划成零售呢?有些银行已经做了,我们看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已经做了,这里面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很重要的是,一定要把银监会的政策充分运用。
姚余栋建议用腾笼换鸟的方式,把1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强制性并入零售处理,100万到500万根据银监会的59号文件选择对公和零售,500万以上的再处理。如果是对公就是对公,真正小微出现大坏账的往往是500万以上。“企业做大了,企业家开始飘飘然了,往往是特别小的没有事,特别大的也没有事,关键是中间那段风险比较大。所以我们建议把100万以下的强制性划为零售,跟他个人的信用绑定起来,这样做,腾笼换鸟一箭三雕:减少坏账率比较高的小微对公基数,估计可以减少10万亿,以前是20万亿,按照平均增长10%,得做2万亿的小微。现在把100万以下的小微纳入到大零售范围,估计这个量是10万亿。所以对公业务就剩下10万亿了,10%那就是1万亿,这样减轻银行对公压力。
“为什么?零售业务的不良贷款率低,我们要承认这一点,因为绑着房子了。现在我们国家三四线房子抵押也是100万了,零售就是低。对公的小微就是高,这是很残酷的事实,也是全球的事实。所以把它并入以后能够迅速的降低它的坏账率,支持小微的发展。”
姚余栋认为向大零售转型就会使10万亿真正花在零售端了。他说,现在我们中小银行的零售业务占比基本上10%,国际上零售业务占比在40%,招商银行50%以上。报告里面提出来20%的不多,转一些也很好。如果跨进去了,零售业务立刻就变了,对股市的市场形象也很好。
姚余栋还表示,居民加杠杆,在2022年加杠杆估计加到上限,加的比较猛。现在是企业部门去杠杆,去杠杆的代价往往就是小微企业的艰难。居民加杠杆也得加的有质量,不能加出过大的风险。所以还是要以整个宏观经济导向为主导,关键还是要提高ROA。ROA低于1怎么办?跟不上中国经济了。所以这是一个最后机会。怎么样保证ROA要高于1,关键坏账要控制住,都把坏账核销了哪有钱充实ROA?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做零售多坏账少ROA就高,ROA高ROE就高,更能补充资本金,更能服务中小微企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按照当前的水平,预计2022年大零售将达到100万亿,中小银行面临着新增30万亿的零售业务规模,不求多,大零售占比提高到20%就会很好。
姚余栋强调说,不要怀疑向大零售转型,这是国民经济的方向。只有向大零售转型,才能减少坏账,才能够提高ROA,由此才能及时补充资本金。在向零售转型的时候,100万以下小微对公全部纳入大零售,通过这样一个调整减轻事实上的对公基数的压力。同时,做大零售,减少坏账,助力向大零售转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