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报告(2017):把握向大零售转型的最后机遇

作者:米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18 19:17:02

摘要: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中国直销银行联盟 11月18日在京发布《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年报》),认为全球宏观经济运行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低通胀成为困扰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报告(2017):把握向大零售转型的最后机遇

微信图片_20171118192445.jpg白重恩:经济有好转,还需进一步改善结构

微信图片_20171118192313.jpg

微信图片_20171118191414.jpg

中小银行如何向大零售转型?姚余栋:用腾笼换鸟方式支持小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米方 北京报道

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中国直销银行联盟 11月18日在京发布《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年报》),认为全球宏观经济运行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低通胀成为困扰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中国正在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不仅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也对全球经济走出低谷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未来中小银行必须把握向大零售转型的最后机遇。

《年报》判断未来5年中国经济可能微热,在名义收入效应的驱动下,中国经济会超出市场预期,再次震撼世界。中小银行大零售会再次迎来一轮“黄金发展窗口期”。受补充资本金难度加大的约束,国有大行在零售领域虽有规模优势,但不会出现“赢者通吃”局面。但当前中小银行普遍存在战略摇摆、路径不清、对公艰辛、同业纠结、市场迷茫、资本不足的问题。可以说“第二波大零售”机会将比第一波规模更加广阔,错失这次机会,中小银行战略调整窗口也将关闭,银行业格局也将固定。

《年报》预测,按照当前发展速度,银行业大零售市场到2022年整体规模约将达到100万亿,中小银行将面临着新增约30万亿规模的大零售市场。同时,居民部门杠杆率水平上限决定了这将是中小银行最后一个“大零售黄金发展窗口期”。中小银行应尽早摆脱战略焦虑,保持战略定力,以助贷和直销为突破口,通过并购互联网金融公司,充分利用其平台渠道、大数据等优势,提升大零售服务效率。将直销纳入普惠金融范畴,服务好三农,将贷款额小于100万的小微企业纳入大零售范畴,逐步将零售业务占比提升至20%,形成大零售生态圈,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对于在18日继续举行的“中国直销银行联盟2017年会”上发布的这份年报,许多与会者认为,与国外咨询机构的报告相比,《年报》观点直击问题要害,内容翔实接地气,路径明确易实践,从更宏观的角度抓住了中小银行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读完《年报》后,他们更加坚定了向大零售转型,打造新型价值银行的战略实施信心。

年报发布前,该论坛秘书长、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对于中小银行如何向大零售转型的问题发表观点说,需要用腾笼换鸟方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由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中国直销银行联盟主办,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大成基金承办的“中国直销银行联盟2017年会”11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举行。年会除发布年报,还围绕“向大零售转型,打造新型价值银行”主题,还邀请银行业专家及学术带头人进行主题发言,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探讨,共同展望明年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前副主席蔡鄂生,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该论坛主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论坛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等数十位金融界高层人士出席并发表了演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