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宋志平上任改革国药上市模式 避开医药改炒商业概念

作者:张旭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28 18:52:53

摘要:宋志平上任改革国药上市模式 避开医药改炒商业概念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 旭 北京报道

   宋志平空降国药集团操刀集团上市的第一把火,同他的任命一样颇具戏剧性。
    8月27日,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国药集团旗下的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聆讯,如无意外,其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医药上市公司。
    而据接近国药集团上市保荐人的人士透露:“与以往国内医药企业上市不同,国药控股这次避开医药股概念,将以商业企业的形态上市,以获得更高的估值。”
    而此次国药控股上市模式的明显转变,也将给其他医药企业带来借鉴。


商业模式利好国药上市
    香港是一个崇尚商业的社会。接近国药集团上市保荐人的人士表示,在香港,以商业企业的模式讲故事,要比医药概念更能获得资本的认可,在估值上也能获得更高的定价。
    该人士透露:“国药控股此次上市改变了概念,不是以医药企业的概念上市,而是以商业企业的形态上市,这和以往在港上市的医药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医药企业以商业企业概念上市,国药控股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之前国内医药企业海外上市,均是以医药股的概念上市,也不乏像广州药业00874.HK这样的大企业,但讲述的仍是医药企业故事,股票估值低于像联华超市这样的商业企业。
    这是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空降国药集团后,作为资本运作高手,为国药控股上市带来的最大改变。
    之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宋志平出任国药集团新掌门,肩负着国务院国资委赋予其带领国药控股近期实现香港上市的任务。
    在运作大型企业在香港上市上,宋志平具有经验,这也是国资委任命他的一大原因。在中国建材集团期间,宋志平本人曾主导和推动中国建材(03323.HK)在香港成功上市。而且,今年2月份,在香港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以每股7.85港元的价格配售近2.99亿股H股,募集资金约23.4亿港元。
    在宋出任国药集团董事长之前,国药控股上市已经敲定,但是当时的上市模式仍是以医药企业的概念来讲述故事,并只聘请了中金国际和瑞银作为保荐人和主承销商,当时的融资额度为30亿-50亿元。
    但是熟悉香港资本市场的宋志平上任后,国药控股放弃了医药概念,改炒商业企业概念,以提高投资人的认可度,提高估值,并提高融资额度到10亿美元。同时,增聘摩根士丹利为保荐人。


拟9月中旬挂牌
    据了解,国药控股此次香港上市,拟融资集资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计划引进5-6家基础投资者,其中包括中国人寿(02628.HK)和中银投资,另外还包括1-2位中国富豪及2家外国基金。
    接近国药集团上市保荐人的人士透露,此次国药控股发行10亿股,按照市盈率35倍的价格来定价,定价接近8港元,高于医药企业概念定价估值。
    作为央企医药企业,国药控股此次上市模式也不同于以往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港交所对于H股上市的企业有“456” 门槛的限制,即企业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上一年度的净利润不得低于6000万元,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由于这个门槛,绝大多数企业在港上市均是以红筹的模式,连中国联通这家央企也不例外。作为央企医药长子,国药控股可谓获得了特别的礼遇。
    国药控股成立于2003年1月,主要股东为国药集团和复星医药,目前国药控股的股权结构为国药集团持股52.96%,复星医药持股比例为47.04%。
    2008年6月份,复星医药将所持有的国药控股1.96%的股权转让给国药集团,复星医药的持股比例下降为47.04%,国药集团的控股权上升为52.96%。此次国药控股上市后,二者的股权比例将会稀释。
    国药控股于8月27日接受香港联交所聆讯,如无意外,将会于9月中旬挂牌。而目前国药控股处于静默期,对于国药控股上市进程,其守口如瓶。宋志平走马上任的第一把火让人惊讶,以后他将如何演绎国药的故事令人期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