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点正文

鸿达兴业大股东继续增持中泰化学

作者:许金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0-20 10:37:06

摘要:中泰化学近日在深交所披露三季报,宣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0.45亿元,同比大增186.97%。中泰化学的业绩凯歌高奏,鸿达兴业的大股东鸿达兴业集团亦紧跟步伐,继续增持;他们现已超过浙江富丽达,成为中泰化学的二股东。

鸿达兴业大股东继续增持中泰化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许金民 成都报道

中泰化学(002092,SZ)近日在深交所披露三季报,宣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0.45亿元,同比大增186.97%。

中泰化学的业绩凯歌高奏,鸿达兴业(002002,SZ)的大股东鸿达兴业集团亦紧跟步伐,继续增持;他们现已超过浙江富丽达,成为中泰化学的二股东。

作为中泰化学的竞争对手,鸿达兴业集团此举意欲何为?10月20日,中泰化学方面回应:“不太清楚,可能只是看好公司吧!这一年来,他们没有打过招呼,也没来调研过。”

被罚近亿元仍安然无恙

中泰化学的这份三季度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创收100.88亿元,同比增长69.64%;实现净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81.83%。

净利润的增长幅度超过营业收入,对此,公司方面解释:“主要是公司产品销量上升、售价上涨所致。”

目前,中泰化学的主营产品为PVC、粘胶短纤,其中PVC的产能为153万吨/年,在行业内排名第一;粘胶短纤的产能则为44万吨/年,同样在行业内排名前列。

化工在线数据显示,今年7-9月,国内电石法PVC的价格波动区间为6300-7780元/吨,去年同期为5400-6900元/吨,确实有所上涨。

在这期间,粘胶短纤(1.5D)的价格波动区间为1.52-1.62万元/吨,去年同期则为1.35-1.69万元/吨,基本持平。

“中泰化学的PVC全部外售,粘胶短纤则有相当一部分自己用来纺纱。”深圳龙腾资产研究员黄向阳解释道。

中泰化学的业绩如此靓丽,超出了外界的预料。

原来,今年9月该公司曾被国家发改委罚款7111.45万元,在三季度报中,他们已对此进行了财务处理,“计入了营业外支出。”公司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中泰化学为何被罚?黄向阳补充道:“去年,他们曾和行业内多家上市公司联合实施PVC价格垄断。”

竞争对手增持节奏有所放缓

中泰化学盈利颇丰,公司上下自然欢欣鼓舞,他们的竞争对手却也乐见其成。

这位竞争对手便是鸿达兴业集团,该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鸿达兴业亦生产PVC,目前产能约为70万吨/年。

只是,这种竞争关系在今年年初有了变化。4月,中泰化学突然公告遭鸿达兴业集团举牌,对方的持股数量已达1.07亿股,占比为5%,成了公司的三股东。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鸿达兴业集团的买入始于去年11月,最低成交价格为11.28元/股,最高为13.74元/股。

在《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他们透露举牌目的是“战略投资”,而非“财务投资”,这让中泰化学的大股东中泰集团大为紧张。

为了巩固地位,6月中泰集团被迫求助于中泰化学的二股东浙江富丽达,并通过受托表决权的形式,将自身的持股比例由21.08%提升至29.99%。

中泰集团的这项举动并未有效阻止鸿达兴业集团。今年7月,该集团宣布第二次举牌,持股数量已升至2.15亿股,占比为10%。

7月21日-9月30日期间,鸿达兴业集团是否仍在买入?答案是肯定的。昨日中泰化学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在这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们又买了434.03万股。

细心的投资者应该发现,鸿达兴业集团的增持节奏已有所放缓;事实上,中泰化学业绩亦遇到阻碍。

他们现已预告2017年全年的净利润为22.5-25.5亿元,即第四季度的盈利区间为2.05-5.05亿元,去年同期则为11.31亿元。

责任编辑:靳广瑞 主编:蒋宏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