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服务文化中心建设 打造文化金融名片 ——北京银行服务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探索

作者:简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0-13 23:19:59

摘要:​近日,北京银行文创金融事业总部、文创专营支行揭牌仪式暨IP产业链文化金融服务方案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银行继创新推出“创意贷”品牌后,再次发力文化金融领域

服务文化中心建设 打造文化金融名片 ——北京银行服务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探索

近日,北京银行文创金融事业总部、文创专营支行揭牌仪式暨IP产业链文化金融服务方案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银行继创新推出“创意贷”品牌后,再次发力文化金融领域,成立文创金融事业总部,并结合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东城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分别揭牌大望路、雍和两家文创专营支行,创新发布业内首个IP产业链文化金融服务方案“文化IP通”。由此掀开了北京银行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新篇章。

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文化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过程中,在时代发展的浪潮里,北京银行将自身“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市场定位与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紧密结合,用智慧与创新描绘文化金融的梦想蓝图。

从首家将文化金融提升至战略定位,到首家针对文化创意企业推出专属产品“创意贷”;从首家创新版权质押打包贷款模式,到首家探索推出普惠文创产品“文创普惠贷”,过去十几年来,作为银行业中最先提出“文化金融”服务理念的先行者,本着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及历史使命,北京银行积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产品创新、模式优化、机制变革等方式,创造了诸多令人瞩目的行业第一。

截至2017年6月末,北京银行文化金融贷款余额超53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500余亿元,支持5000余户文创企业实现长足发展;自有文化金融分类统计以来,市场份额始终位居北京市榜首,在中国银行业推出产品最早、小微贷款最多、支持项目最全,见证并推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光荣征程,是中国文化金融领域当之无愧的先行者、排头兵。

萌芽 小文章撬动大产业

北京银行与文化金融的故事,要从11年前的一篇理论文章讲起——

200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将是以体制改革和落实政策为突破口,加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把北京建成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互联网游戏、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金融洞察力和市场敏锐性,北京银行前瞻地预见到,“文化创意产业将是北京未来的发展重点,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学习、深入论证,北京银行率先向北京市委市政府递交《构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课题。这篇刊发在《北京调研》2006年第10期上的理论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本身的特点使融资面临诸多问题”、“借鉴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和“全方位构建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三个部分进行深入探讨和论述。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也提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例如融资难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北京银行认为必须认真剖析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找准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融资瓶颈,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研究和制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创建扶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发展 小探索体现大担当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文化产业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方向。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同时也面临种种挑战。作为在中国银行业中率先将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要市场定位的中小银行,北京银行立足首都北京这一全国文化中心,克服重重困难抢抓市场机遇,用艰辛的探索、持续的创新、严格的风险防控机制,打造了特色鲜明的“文化金融”品牌,开辟出宝贵的文化金融创新之路。

这是一条坚持不懈的创新之路。2008年5月,北京银行、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成功举行。北京银行以电视剧电影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打包贷款,用于拍摄《兵圣》《望族》《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华谊兄弟制作的14部电视剧。“打包贷款”,就是为了保证资金回款,控制风险,银行对“打包”贷款范围内的影片和电视剧进行全面商议,选取不同类型、不同档期、不同成本的影片打包,通过分散风险提高贷款资金的“保险系数”。这是国内首家以版权质押方式推出影视剧打包贷款的经典案例,开创国内版权质押创新先河。

这是一条严控风险的专业之路。2017年暑期档,电影《战狼2》以一个“超燃”的时代英雄故事,激起了无数人的热血,也创造了超过50亿元的票房神话。就资本市场而言,影片的出品方、保底发行方在二级市场风生水起。“刚与《战狼2》的出品方之一春秋时代(天津)影业有限公司接触时,谁也不敢拍胸脯说影片一定会取得今天看到的巨大成功。但是,通过对企业历史影视剧作品进行分析后,我们看到了春秋时代较强的项目把控能力和商业主旋律影视作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同意给予企业近亿元的授信支持。”北京银行国兴家园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一条不畏艰辛的探索之路。2013年12月中旬,北京银行朝外支行副行长卢艳超一大早就冒着严寒赶赴顺义,因为当天是《智取威虎山》在北京开机的日子,实地探访授信客户影片的开机与拍摄,早已成为卢艳超的工作习惯。即便《智取威虎山》的制作方是多年合作伙伴博纳影业,也不例外。

不辞辛苦、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十余年来不曾改变。一路走来,为探索文创企业发展的新方式、新渠道,北京银行要求团队真正深入企业了解文化、运作模式与行业特色,并与银行自身特色相结合,这也成为其产品、贷款方式、业务管理和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能不断实现突破的重要基因。另一方面,北京银行自创建初期,便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具备特色鲜明的机制优势、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客户基础。此外,北京银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攻坚克难的创业品格、先试先行的创新思维和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也都为北京银行率先打造“文化金融”品牌奠定了基础。

壮大 小银行引领大市场

伴随着文化金融产业日臻成熟,伴随着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儒意欣欣、新丽传媒等一大批优质影视企业羽翼渐丰,多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相继问世,基金、担保、小贷、租赁等京城文创服务投融资体系也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加入其中,多点开花。金融资本蜂拥“拾柴”,让文创火焰越燃越旺。而作为支持文创产业的先行者,北京银行目前已成为我国文化金融领域的标杆银行:

文化金融支持领域最广。文化金融服务覆盖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出版发行和版权交易、设计创意、文艺演出、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广告和会展、古玩和艺术品交易等九大行业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共计十大领域,不仅包括传统文创领域,同时也涵盖VR、新媒体等文化科技融合新兴领域,有力支持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服务小微文创客户最多。累计支持北京地区小微文创企业2000余户,占全行北京地区文化金融客户数的91%;支持客户中,金额最小的仅几万元,为同业中小微文创客户最多、占比最高、服务下沉力度最大的银行。

北京地区市场份额最大。在北京地区文化金融贷款金额从最初的几亿元增长到目前累计发放900亿元,余额近300亿元,10年内保持年均30%以上增速,余额实现10倍增长,自有文化金融分类统计以来市场份额始终位居第一,在第一届和第二届“首都文化企业30强、30佳”入围的120家企业中,近70%的企业都是由北京银行支持的。

而今,北京银行正在打造一个又一个的战略高地,开启“文化创新投融资”的时代新纪元。2016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授予北京银行“北京影视出版产业最佳服务银行”称号。从起步到领航,北京银行感知时代的脉搏,用创新和服务赢得社会关注与行业认可。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北京银行中关村创业大街小微支行时,高度赞扬道:“在区域银行中,北京银行是做得最好的一家银行。”

展望 新起点拥抱大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北京明确提出包含“全国文化中心”在内的“四个中心”功能定位。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定位。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突破14%,这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产业领域的集中展现。“十三五”时期,北京市首次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列为市级重点专项规划,蔡奇书记更是亲自挂帅成立“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

站在首都文化中心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首都文化金融又迎来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提出,北京银行将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宏伟蓝图,以及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大文化带”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冬奥会筹办、国家文化消费试点、文化投融资体系完善等具体任务,加快文化金融战略定位、组织架构、金融方案、业务模式、产品体系、服务质效的全方位升级,以“升级版”的金融供给激活首都文化资源的巨大潜力,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简宁整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