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亿市值“保底”茅台下狠手: 为何砍掉七成子品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临近双节,涨价已经成为了高端白酒行业谈论必不可少的话题,然而,茅台不甘如此,又放大招了。9月27日,茅台出台最新的《品牌管理办法》,宣布对集团旗下子公司品牌运营提出更为严格的管理规范,涉及产品审批、品牌使用许可、广告宣传、首席质量官设立等新规则。
茅台从2006年开始拉开品牌清理整治的序幕,此次品牌清理也被业内看做是史上最大的品牌清理尺度,但是否是终结篇还未可知。
经统计,截至目前,除贵州茅台酒外,茅台集团各子公司由原来的214个品牌2389款产品“瘦身”到59个品牌406款产品,要求被“瘦身”品牌在2017年12月31日前必须将其库存及包装材料全部消化处理。
每个品牌
定1000万销售任务
作为品牌导向型的企业,品牌建设被茅台视为重要战略规划。
据了解,此次新《品牌管理办法》发布,是继2006年首发、2015年修订以来,茅台对内部品牌管理规则作出的再次应势调整。其间,茅台子公司品牌管理在10余年时间里历经了集中清理整顿、专项清网、集中“瘦身”三个阶段,通过采取一系列严厉的问责处罚措施,解决了诸如运营商鱼目混珠、违规宣传泛滥、产品开发无序等乱象。
事实上,新《品牌管理办法》是今年5月底《贵州茅台集团酒厂(集团)关于品牌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的补充和延伸。茅台集团早已提出“双十”清理标准,大力度压缩开发品牌数量。
而截至目前,茅台集团品牌已由原来的214个品牌2389款产品缩减至59个品牌406款产品,足足砍掉了155个品牌,也就是说拿掉了超七成品牌。
“品牌就是茅台的DNA,是构成茅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在2016年度茅台经销商大会上说道。同时,在上年度的经销商大会上,李保芳认为,茅台部分子公司、孙公司在品牌使用和产品开发上乱象丛生,严重透支了茅台的品牌力,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整治。
虽然从目前来看,茅台保留的59个品牌比较幸运,但实则留给他们的是更艰巨的任务。
因为,上述《品牌管理办法》指出,每个品牌年任务销售量不得低于500吨或者销售收入不得低于1000万等等。可见,茅台对留下的品牌要求格外严格。
整顿背后的业绩曲线
其实,茅台清理子品牌背后并不能否认子品牌对茅台的业绩贡献。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曾透露一组数据,茅台酒的销售量是2001年的5.5倍,系列酒的销售量是2001年的16倍。
而在如此状态下,为何茅台要大力度清理子品牌?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过去茅台集团下属的保健酒公司、技术开发公司、习酒公司等均存在品牌较多的现象,而此前这些公司开发各种贴牌产品,旗下很多的品牌产品价格很低却打着茅台集团出品,这对茅台品牌价值会有所牺牲和伤害。过去白酒市场未能回暖时,这些低端产品对茅台业绩有一定贡献,如今行业回暖,茅台大刀阔斧进行“瘦身”能够理解。
据《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曾在2014年,也是白酒行业进入低谷期的首个完整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白酒产业继续深度调整的艰难局面,茅台集团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茅台集团全年完成白酒销量61482吨、营业收入(含税)408亿元。其中,出口茅台酒及系列酒1080吨,创汇2亿美元,占比集团整体营收约为3%。
不过,茅台当时却没有提及砍掉子品牌的说法,而是表示,采取“茅台酒顺价销售、系列酒薄利多销”等一系列策略应对新型市场。
不过,故事发生了转折,也是白酒行业回暖的前一年即2015年。正如上述所说,茅台对《品牌管理办法》的正式修订也是在2015年。可见当时清理整顿子品牌引起了茅台的足够重视。
值得关注的是,茅台近几年业绩曲线一路上扬。最新的2017年半年报显示,茅台上半年实现营收241.9亿元,同比增长33.1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112.51亿元,同比增长27.81%。这意味着无论是营收、净利还是利润率等指标,白酒龙头茅台都稳坐白酒江山头把交椅。
除了业绩外,今年1月开始,贵州茅台股价更是一路从334元飙升至目前的517.64元(9月29日收盘价),总市值更是高达6502.58亿。在股票市场,资金的持续流入,也意味着资本市场继续看好的心态。
压缩品牌成集体效应
为何品牌的清理工作让茅台反复修订,并且最终这次清理力度如此之大?
针对茅台为何如此重视《品牌管理办法》,袁仁国表示,“虽然茅台酒出口较早,出口创汇也逐年攀升,在2016年达到3.17亿美元,占国内白酒行业出口的72%。但总体来看,公司品牌的国际化经营运作有待加强,产品出口品种及数量仍然有限,利用品牌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针对一度出现的品牌管理问题,集团反复酝酿了一年多的时间,把进一步破解难题作为今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来推进。”
同时,业内人士也认为,茅台压缩开发品牌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实现品牌资源保护。同时通过压缩品牌淘汰一部分产品和开发产品的经销商,有利于资源优化,有利于进一步开发优秀的经销商。
其实,不只是茅台,国内另外一个巨头五粮液也在不断压缩子品牌。
据了解,五粮液旗下拥有数十个系列酒,子品牌产品更是数不胜数。作为典型的“多子多孙”白酒品牌,五粮液系列酒品牌数量不断增多,但随之产生的产品线过长,品牌乱象愈演愈烈。所以,五粮液近几年对旗下系列酒开始密集整治优化,对子品牌和条码产品进行大量缩减。
和五粮液清理多余子品牌的初衷和目的一样,业内普遍认为,清理多余的品牌与产品,可有效保护茅台集团主品牌价值不被稀释,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品牌资源;同时聚焦高端、中高端白酒市场,为中低端酱酒留出更多市场发展空间。“品牌产品化”和“产品品牌化”是相辅相成的,过多的产品会影响品牌的提升,同时也表现出品牌的不自信,茅台的瘦身是发展的必然,也是市场的需求。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