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金融风暴是否新自由主义的末日

作者:谭雅玲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18 22:57:00

摘要:金融风暴是否新自由主义的末日

金融风暴是否新自由主义的末日

 

 

谭雅玲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

新自由主义只是暂失光环,而非长期没落

    面对美国次贷风波和华尔街金融风暴,美国政府以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干预不断提高和加强,新自由主义的质疑随之出现。然而,西方主要国家的新自由主义要素是保护自我和实现自我。面对美国而起的次贷升级、恶化与演变的过程,各国政府的对策集中体现了发达国家利益目标的一致,完全与新自由主义原则吻合,即维护与保护西方自我利益的需求和垄断。包括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价格波折和焦点集中,发达国家依然可以违背事实,将自我需求和战略应对作为舆论乃外交竞争的基点。2007年10月的西方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聚会就是最好的一个事例。当时面对石油与美元一正一反的价格激烈趋势,这些所谓新自由主义的制定与垄断者,完全不顾国际利益和市场需求,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主要矛盾强压到我国人民币汇率。无论从生产到消费,无论从贸易自由到市场价格主宰,包括通货膨胀与经济稳定,凡涉及新自由主义原则之列,主要发达国家完全扭曲与放弃了新自由主义的原则,因为他们所制定与所垄断的新自由主义市场运行和规则已经发生问题和偏离,无法达到利益和主义的需要和控制,新自由主义原则有所改动的局部和暂时在于继续维护这一原则与制度的可持续和强化,而非是放弃或改革。
    因西方几十年和几百年的经验而起的新自由主义不会轻易放弃。而当前面对次贷风暴的加剧与恶化,西方完全借助政府势力和需求、政治利益为主的原则,采取大规模干预经济、干预实体企业、干预价格等手段,实施脱离和违背新自由主义的对策措施。其实这并没有违背其新自由主义的原则,相反是极力保护新自由主义的未来。短期是新自由主义策略灵活和有效的体现,长期是强化与深入新自由主义的前行。
    美国救助两房措施被市场高度重视,并带动价格调整明显,随后又反复价格低迷趋势。从表面看美国救助是政策积极态度,进而市场乐于这种对策的出台,但实际上从美国两房背景看,其本身就是美国政府特色极其明显的职能机构。美国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成立于1938年和1970年,是美国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却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两房是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持有或担保约5万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占全美国12万亿美元抵押贷款的42%,其中超过3万亿美元为美国金融机构持有,1.5万多亿美元为外国机构持有。其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而后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投资者。两房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两房是两家私人所有的上市公司,却是“准国有企业”,承担着某些政府机构职能,两房“准国有”的特殊身份享受着特权,包括可以免交联邦和地方政府的各类税收,享受来自美国财政部的信贷支持。截止到2007年年底,两房的核心资本为832亿美元,负担5.2万亿美元的担保和债务。自从次贷问题暴露之后,两房问题压力加重,尤其随着美国股市下行周期的出现,两房股票价格也出现缩水加重局面。其实伴随美国次贷问题的出现与变数,尤其是2008年以来美国股票市场价格的低迷,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两房,所有金融与其他行业都面临价格以及损失的巨大压力,但是美国经济增长却表现出超预料的利好,2.8%的最新经济增长水平表明美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体现美国经济体制与金融制度的有效和调节性。
    因此,从两房背景与市场环境看,两房问题的敏感超出环境与经济基础,具有人为性的炒作与调侃,值得关注与研究。笔者依然认为美国借次贷顺势而为与借题发挥以达到深谋远虑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与判断的,不能盲从于表面现象,简单应对美国问题、调整自我,这样将可能跳入某些国家战略与设计的需求之中,反之造成自我被动,使所谓受害方得到缓解与调整。事实已经相当清楚地证明笔者这种判断是正确的,美国问题的敏感失去真实性是值得市场认真考量问题与危机、局部与全局的复杂关联与事态真实。

新自由主义根基有效而牢固,并有历史经验支撑

    从新自由主义实践看,发达新自由主义的推进,具有自我需求的战略以及时间进度安排,相对于市场经历、市场产品规模、市场机制效率等等,他们不仅相当成熟或具有较大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有自我需求和自我利益的规划与战略。尤其是面对当前的次贷,美国金融战略策略是十分有效和有力的。
    美国以次贷“玩火”,以次贷达到总统选举拉票的目的。现任共和党面对竞选必须以经济作为筹码,创立调整经济和改革经济度过风险的能量,实现政党连任的基础。因此,美国次贷自然周期现象被人为加码扩散与扩大严重性、恐慌性乃至危机性,这不仅不利于竞选需求的社会稳定,甚至导致金融风暴加剧,不利于美国政治需求。然而,美国作为一个十分成熟、十分有效和十分有力量的经济体与金融体,其借题发挥和顺势而为将美国次贷“玩花”,导致市场难以看清实质、难以看清方向、难以看清风险,其眼前结果是美国比预料的好,欧洲和日本比估计的差,美国不能做到好于别人,进而美国做到别人比自己差,这种高明也是别人做不到的。
    所以,至今伴随次贷的逐渐恶化、扩展以及深化,新自由主义不是削弱,反之是加强,因为西方的利益,特别是美国的利益得到全世界的支持和关注。全世界都在帮助美国调整,新自由主义是全球扩张,而不是削弱。本人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当中,特别是在次贷恐慌当中,我们不能乱,如果认定危机应对是一种方式,如果认为是一种风暴对策是另外一种方式。现在全世界调整有点过头了,等于全世界在帮美国人调整。
    如果通过价格看,美元价格走势具有很强的战略和政策技术因素。追溯到2002年美元贬值开始,美元汇率并不是直泻千里,而是有阶段和有步骤地摆布价格对经济与金融竞争的需求。当前的美元反转更多似乎是基于技术因素,而非完全经济因素。从去年7月美国次贷问题以来,美元贬值是突出,尤其兑欧元贬值达到1.61美元,快速贬值速度相对周期较快,连接目前升值是技术自身调整的需求。而从短期升值角度看,美元贬值是美国经济利益的需求,因此美元货币政策是强势口号指引与弱势技术指导为特色的全面组合。但是美元货币信心维持具有自我认知与心理把握,美元指数变化并没有极度失控或不可驾驭,显示美元无论贬值或升值都是主动调整,而不是被动接应价格。反之欧元似乎更多是被动接应美元价格,并连接英镑与欧元竞争以及和美元“合作”态势。
    全面分析与研究美元贬值阶段和升值经济环境,可以断定美元目前升值预示更大贬值,并不是美元全面反转。因为美国经济需要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可以调节经济,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企业竞争力收益。虽然近日有机构统计显示美国资本流出、欧洲资本流入,但是市场或舆论只是在关注阶段变化,缺乏全面观察,无论美国资本流动如何变化,但美国资本流入是全球第一,因为美国有充足的金融产品,美国有强大的金融机构,美国有权威的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国有自我金融战略,其中包括金融短期、中期乃长期竞争目标和对策,这也是我们研究与分析美元价格和全球外汇市场价格的重要基础观察和分析。
    从欧元启动至今,美元主导价格水平突出,欧元价格水平有时并不一定按照经济数据运行,相反美国经济好时美元价格下跌;美国经济不好时美元价格上涨。而欧元区经济也没有逃脱这种因果异常关联。欧元区经济逐渐不好,欧元价格进一步高涨,这种组合价格的经济背景是汇率长远竞争的需要。美元升值是技术需求,美元汇率并非依存经济调整,相反来自长远战略考虑则是我们需要谨慎推敲的未来判断。欧元挑战了美元,美元针对主方就是欧元,价格表现背后的战略是货币竞争胜输的关键,现在高涨不代表永远高涨,现在调整不代表长远趋势。欧元不消失,美元就不会改变贬值策略,因为货币升值将严重伤害与打击经济竞争力,欧洲已经受到伤害,美国不是削弱势力,反之是强化了势力。

新自由主义将导致全球失衡扩大,全球竞争需要公平和改革

    当前有两条信息值得关注。其一是美联储变身商业银行直接为企业提供票据融资。截止到2008年10月7日,美联储想方设法增设各种渠道为美国金融系统提供流动性,但效果甚微仍然不见货币市场有任何润滑迹象,最终美联储直接购买商业票据。美联储以支持这些票据的所有资产为担保发放资金,美联储希望借此操作,鼓励投资者再度在商业票据市场进行短期借贷,从而利于更长期限的商业票据发行。其二是市场估计向英国财政部求救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有可能将手上资产尽量套现,其所持209.43亿股中国银行股份,几可肯定被沽售。这些国外金融机构曾在其辉煌时代入股中资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