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人工智能驶入快车道, 将来你会有机器人同事吗?

作者:王晓慧 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30 21:41:01

摘要:人工智能已经取代大数据成为2017大连夏季达沃斯热议的话题,为期3天的论坛安排了4场以此为主题的活动,甚至引发了人工智能到底有没有出现过热泡沫的激烈争论。

人工智能驶入快车道, 将来你会有机器人同事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张智 大连报道

没有驾照、不识路线也可开飞机,甚至,只需像使用共享单车一样,在手机下载APP,便可打到一架共享飞机,这样的日子或已为期不远。

6月27日,一架外表奇特的小型飞机占据了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不小的位置,一名嘉宾正在机舱内进行简单的操作,与普通飞机不同的是,驾驶舱内并没有操作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平板电脑。

“这是全球首款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人坐在里面不是驾驶员而是乘客,只需一键操作面前的平板电脑,设定飞行路线即可搭载乘客到达目的地,飞机垂直起飞降落,不需要飞机跑道,同时,该机的动力系统、电池系统、控制系统均是8套备份,其中任何一个部件出现问题,飞行器依然能正常飞行。”亿航公关总监冀晨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机已在迪拜境内试运营,期望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布局这种空中交通。

不过,据记者了解,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公众完全开放低空飞行,无人机在大众中的普及,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和政策限制。

据记者了解,人工智能已经取代大数据成为2017大连夏季达沃斯热议的话题,为期3天的论坛安排了4场以此为主题的活动,甚至引发了人工智能到底有没有出现过热泡沫的激烈争论。

中国人工智能充满潜力

每天可以分拣20万件包裹,提高企业效率30%……在快递企业,智能分拣机器人“小黄人”让世界惊艳,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这样的“机器人同事”已不再是大咖口中的抽象概念。

此次会场,特设了“机器人制造空间”,由世界经济论坛与印孚瑟斯公司和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请观众动手设计,“打造你的第一个机器人”。从色彩浓烈的“光感小神龙”,到线条流畅的“电路图纸”,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科学家表示,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让人类从制作伊始了解机器人。

同时,记者在位于会议中心四层的“增强实境体验区”看到一款增强实境头戴式装置,记者亲自试戴时发现,这款外观貌似普通的AR头戴装置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显示屏是透明的,没有传统虚拟实境头戴式显示器对视野产生的局限感,同时,这款装置融合了AR虚拟增强实境功能,在虚拟环境中,可以建立虚拟的人体模型。

“目前,这款装置已经应用于医疗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需选择不同的虚拟道具,并且可以手动翻动相关道具看到不同角度甚至内部的构造,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结构。”现场工作人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装置基于人脑工作方式,是能通过感知指导人类工作的电脑,从而提升了人们创造、交流和协作能力。

在专家看来,人工智能未来或将遍及所有领域。“现在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可以使用电脑或编辑程序。在这种普及程度下,我们应该让每个人学习技术、了解技术,让技术造福大众。”2017年新领军者年会联席主席、印孚瑟斯首席执行官史维学·萨卡说。

早在达沃斯正式开幕前一天,埃森哲发布了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报告,这份名为《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经济增长》的报告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将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从6.3%提速至7.9%,其中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受益最多的三个行业。

一天之后,普华永道也在这里发布了一份有关人工智能的报告,将范围扩大到全球: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GDP增长14%,相当于15.7万亿美元。在普华永道的报告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则是:零售业、金融服务和医疗保健。

值得一提的是,两份报告都充分肯定了中国的人工智能潜力。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表示,尽管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领域出现了泡沫,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取决于人工智能,中国可以走向世界,去协调、支持、引领人工智能发展,这将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

“机器人同事”

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规模的发展会不会导致失业?每每提到人工智能,总难免带出一种“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担忧。

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场内,一款由机械手臂作为防守方的桌上冰球游戏正在进行。机械手臂借助摄像头,可以清晰地看见进攻方的进攻方向及路线,在“中枢神经”的指挥下,机械手灵活地做出防守动作,5G无线网络连接的两个机器人(手臂与摄像头),打气悬球时进行交流的延迟时间仅为1毫秒,比眨一次眼快几十倍,机器人的合作与学习近乎瞬间完成。“反应速度太快了,怎么都打不过它。”一名体验者表示。

除此之外,还有一款被誉为能“干掉”600万代理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它可以借助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发现重要的新风险并为风险准确定价,从而形成新的保险产品,同时,可以协助保险销售人员更有效率地工作,并且能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需求。不过,工作人员更愿意认为是引进了一位新员工,而不是代替掉600万现有员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晓东预测:“在教育、媒体、法律、医疗等行业,将率先出现‘机器人同事’,不过,在新的生产模式下,会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机器可以把人解放出来,干更重要的事,人没必要惧怕发展。”

也就是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上工作岗位,一些职业可能被替代,但每个新技术的应用,会有更多新职业诞生。

连续11次参加夏季达沃斯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后,是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生产的不再只是物质财富意义上的GDP,还将生产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的GDP,这些都会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持续低迷的增长,带来全新的动力。以网络化连接、智能化认知等核心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全新发展空间,也给各方带来更多平等参与的机会,“只要做好准备,就会获得创业创富的机遇,促进发展的平衡。”

人工智能是人类解放自我的一次机会,其中有疑惑,也有担忧。

就此问题,6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表示,“这的确是个问题,在有些行业、有些领域就发生了。但是我们发现,新一轮工业革命通过‘互联网+’,通过‘双创’带来的像网购、快递、共享单车等新技术、新业态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远大于被机器人所代替的工作和岗位。这只是一个结构转换,或者说是对人的技能的培训调整问题,我们敢于去应对这种挑战,因为这个挑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会让几乎所有人的个性选择大大地发挥,形成巨大的市场潜力,每个人的智慧能够充分地发挥,众智能够更多地聚集起来,所创造的财富、所增加的岗位就一定会远远大于失去的。”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