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打造K12教育生态圈 中科致知A轮融资即将完成

作者:路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28 21:49:46

摘要:近年来致力于双创新生态业务构建的中科招商,也不断深化自身在教育领域的投资布局。日前集团旗下成员企业中科致知国际 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致知”)也即将完成A 轮融资。

打造K12教育生态圈  中科致知A轮融资即将完成

华夏时报记者 路妍 北京报道

从日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投资近亿元进军教育行业引发诸多关注,到阿里凭借湖畔大学,腾讯筹建腾讯大学完成对教育领域的布局,教育无疑是诸多资本大佬竞相布局的热点行业。

同样,近年来致力于双创新生态业务构建的中科招商,也不断深化自身在教育领域的投资布局。日前集团旗下成员企业中科致知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致知”)也即将完成A 轮融资。

6月27日,中科致知召开媒体见面会,第一次就企业运营模式等相关情况进行说明。

“虽然我们从筹备到运营只有不到两年,但我们发展非常迅速,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员工人数已突破500人。”中科致知总裁毕坤告诉记者,中科致知专注于的K12教育及国际教育的投资运营,目前已落地6所学校。

与此同时,毕坤非常看好K12教育未来的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他表示,仅依靠公立教育体系很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中科致知希望通过探索大规模集团化办学成熟途径,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在全国的覆盖。

万亿教育市场为何没有千亿市值公司?

虽然资本市场对教育概念不断追捧,但从整个教育产业来看,依然没有千亿市值公司。

“这本身也跟教育产业自身的局限性相关。”毕坤表示,教育行业无龙头企业与目前本土教育行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密切相关。

毕坤向记者分析道,本土教育行业有三个主要的特征:第一,行业区分明显,培训机构与私立学校界限分明。例如培训公司新东方、好未来不会涉足私立学校领域,同样私立学校也不会做培训业务。第二,民办教育投资大,特别是私立学校领域,其固定资产投资动辄数亿元。第三,区域性强,很多私立学校多集中于某个省市。

对此,教育行业要出现千亿市值公司,势必要打破行业自身的局限性。毕坤认为,教育行业能否诞生千亿市值公司,关键要看2019年和2022年。

“2019年、2022年应该是所有从事教育行业的公司必须要抓住的两年。”毕坤告诉记者,2015年国家放开了单独二胎,2016年放开了全面二胎,而生二胎的孩子在2019年要上幼儿园,2022年这些孩子要上小学,但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这两年势必会成为教育资源诉求最大的两年。

但企业能否抓住发展机会,关键还是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定位。

构建全产业链教育生态

在中科致知做商业模式和商业定位时,毕坤表示,公司主要抓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全产业链,一个是生态型。

记者了解到,中科致知目前有三大业务板块。一是K12私立学校板块;二是国际教育板块,主要包括留学游学,国际冬夏令营等;三是北大培文杯,其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

“我们通过三大板块打通了教育的全产业链,包括K12、课外培训、国际班、夏令营、交换生、在线教育,同时他们的互相依存互相支持,形成我们共生互生的生态体系。”毕坤告诉记者,中科致知搭建了一个闭合的生态型的教育体系,通过资源的对接与导流,即可实现中科致知强大的盈利能力。

记者从中科致知了解到,按照保守数字,K12教育约有15%的转化率给到国际教育板块,而目前其国际教育板块中相对便宜的夏令营产品约为4万元左右,仅一个夏令营产品就可以给企业带来18亿的增量收入。与此同时,国际教育也能为学校植入国际班资源,这两个项目也能为北大培文杯提供相当庞大的有效生源,让三者之间构建强大的生态体系。

在完成全产业链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中科致知计划5年内在国内布局50所学校,形成教育产业集群。在欧洲与国际教育巨头STS独家战略合作完成对欧洲主要国家的布局,同时依托其在北美收购的2所语言学校和教育基地,推进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毕坤表示,未来,中科致知还将通过并购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例如收购旅行社等,在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的同时,也优化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

编辑:严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