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网络催收兴起:20家”滴滴式”催收平台累计委托催收近万亿

作者:金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28 15:54:44

摘要:技术平台监测发现20家“滴滴模式”催收平台累计委托催收案件金额达8894亿元。其中,5家平台累计涉及已催还资金近494亿元、平均催收佣金率高达21%。

网络催收兴起:20家”滴滴式”催收平台累计委托催收近万亿

华夏时报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不良资产率上升,网络催收公司也正在兴起。

最近,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以下称“互金专委会”)的一则报告揭开了这个行业的冰山一角。

6月27日,互金专委会发布的《“全国互联网金融阳光计划”第三周关于网络催收情况的监测报告》称,技术平台监测发现20家“滴滴模式”催收平台累计委托催收案件金额达8894亿元。其中,5家平台累计涉及已催还资金近494亿元、平均催收佣金率高达21%,8家平台累计登记债权人数量达4.39万人、注册登记催债人数达8.57万人,15家平台累计委托催债案件数量超84万件。

专委会对“滴滴模式”催收平台解释称,这类的经营主体自身非催债人,其主要通过网站、手机APP等渠道搭建类似“滴滴模式”的催收平台,为债权人与催债人提供点对点的撮合信息服务。

专委会监测发现“滴滴模式”催收平台共计61家,涉及企业60家(其中1家催收平台未公布经营主体),发现相关互联网网站48家、手机APP 31个、微信公众号30个;“自营模式”催收平台共计283家,涉及企业138家(其余催收平台未公布经营主体),发现相关互联网网站121家、微信公众号168个。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这类的催收平台已形成竞争激烈的市场,百度竞价前几位的催收平台包括:催天下、快催收、爱催收等平台,同时同时手机应用商店上也有催宝宝、催收大师、火眼催收等平台。这些催收平台相当于一个开放式共享平台,平台上发布债权总额、佣金比例、以及标注催收难度等,有些佣金高达20%,催客可以直接在上面注册接单。

一家平台的“催客”向本报记者介绍:一般只需这类的催收平台只需要简单的用手机、身份证注册一下,就可以成为一名催客,承揽该平台上发布的委托追债单子。“这和滴滴司机一样,我们没有底薪,自行接单,兼职全职都可,有时间就做催收。”

由于P2P、网络小贷、消费金融等发展,不良率高企也给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带来困扰,而这给这些滴滴式催收平台发展空间。一家催收平台介绍,目前和多家网贷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而其展示的平台就包括玖富、恒昌、爱钱进等平台。

一名互金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像网贷、消费金融等形态具有小而分散的典型特征,使得原有的催收体系并不能完全满足坏账处置的需求,传统催收采取层层分包和招标等方式处置,并受地域限制,容易错过最佳催收时间。所以现在很多网贷行业催收都是直接外包给平台的,可以节省成本。”

不过,目前中国催收行业仍摆脱不了暴力催收的问题,像“呼死你”、“上门威胁”、“女大学生裸条”等极端的催收方式屡见于报道,而行业“老赖”恶意欠款,过度借贷、骗贷等行为又加剧了催收手法。

互金专委会报告称,技术平台对相关催债方式开展了初步的监测分析。从现有互联网公开披露情况看,当前网络催收或者采用电话催收方式,或者采用微博、论坛等网络途径恶意曝光借款人个人信息的催收方式,或者对借款人亲属、朋友、同事等熟人进行电信骚扰,以要挟借款人还款。此外,还存在采用线下跟踪、上门骚扰与当面威胁等非法催收方式。

有法律界人士表示,滴滴模式的催收,实际上等于全民都可以做催收员,这种面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对平台的个人隐私保护提出了一定挑战,也对催收行为的合规性有一定要求。

6月17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在“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表示,协会作为自律组织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内存在的金融信息共享、产品不透明,以及暴力催收等问题,在组织行业会员做一些工作。未来还要针对催收问题也会出台相应标准,目的是提升行业合法催收的意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合理目标设定、策略制订、催收实施方面,把催收标准和组织会员一起拿出来。

责任编辑:金微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