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上市 映客到底值多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路妍 北京报道
直播平台映客上市即将进入倒计时。
6月20日晚,宣亚国际(300612.SZ)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签订重大资产重组框架协议的议案》,公司本次重组的标的为映客母公司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8.2478%的股权。与此同时,公司也在公告同日,与蜜莱坞股东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
值得关注的是,因宣亚国际本次并购拟通过现金支付完成,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其在监管审批方面遇到的阻力不会太大。但考虑到近年来直播行业发展环境变动巨大,特别是去年以来行业监管的升级以及直播也面临的洗牌问题,让本次交易的成交价格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宣亚国际目前尚未公布本次交易的具体价格。
映客估值或将达100亿
虽然成立仅仅2年多,但映客的价值已在资本市场得到充分肯定。
2016年9月,昆仑万维子公司以2.1亿元的成交价格向嘉兴光信出售其持有的蜜莱坞3%股权,在本次交易中,映客母公司的估值为70亿元。而去年年初,昆仑万维增资蜜莱坞时,其估值仅为3.78亿元左右。
考虑到直播行业目前同质化竞争严重,持续盈利等尚有待观察,加之去年以来,行业在监管及资本的驱动之下加速洗牌,让外界对直播行业是否能维持此前的高估值存疑。
“就本次交易来看,映客的估值可能会在80亿——100亿元左右。”科技文化投资人曹海涛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映客的估值就已达到70亿元,按照投资界普遍存在的反稀释条款,宣亚国际本次对映客并购的估值不太可能低于70亿元。“现在的问题是,按照证监会近年来对并购重组一般不超过15倍市盈率的审批情况来看,映客要以100亿元的估值成交,其净利润则需要达到6亿元左右。”
虽然对于映客最新的盈利情况尚无公开数据,但此前昆仑万维对映客投资的公告显示,2015年映客总收入为3048.36万元,净利润为167.28万元。对此,映客的盈利水平能否与公司估值一起实现高速成长,也成为本次并购案的关键因素之一。
估值之外,宣亚国际并购资金的来源引发市场关注。从宣亚国际停牌前的情况来看,公司最新市值为72亿元左右,公司一季度的现金流为3.3亿元。对此,要完成对映客母公司48%的股权收购,结合映客此前的并购估值情况,宣亚国际至少需要30多亿元的现金。
对此,曹海涛表示,并购资金应该不会成为本次并购的阻碍。从目前文娱、科技行业并购监管趋紧的趋势来看,现在行业并购案多采用这样的并购方式完成,第一步先由上市公司联合并购基金筹措资金对标的公司部分股权进行收购,之后待并购政策监管有所趋缓时再完成对标的公司全部股权的收购。
互联网行业的某资深观察人士告诉记者,从目前主流直播平台各有“金主”的发展态势来看,映客携手宣亚国际实现曲线上市,也是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映客所做的较优选择。
直播业的想象空间
作为涉足直播行业最早的一批公司,映客本身优势明显。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映客注册人数达到1.2亿,月活跃人数(MAU)达到2500万,在直播行业优势明显。同时,映客在商业模式和产品理念的设定上一直强调直播作为一种社交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可延展性,其“直播+”的整体思路使映客在C(主播)2C(受众)的联结中找到了第一个商业价值的变现点。
在映客投资人、紫辉创投创始合伙人郑刚看来,在映客自身优势之外,直播行业本身发展也极具想象空间。“整个互联网行业目前都在往视频方向走,直播与其他行业的结合也是很多公司目前在做的事情,直播+所带来的行业创新及变革会让这一行业有很大的成长潜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告诉记者,虽然目前资本市场在对直播平台的估值上存在分歧,但从长远来看,直播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很多行业变革都是由技术推动,而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创新产品,其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有助于催生新业务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但就其如何实现盈利目前尚不明朗。”
但这并不妨碍不少企业通过将直播与自身产业相结合,探索发展与盈利的新模式。
记者发现,目前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中已出现大量直播内容,同时酷狗等音乐平台也推出直播内容,增强自身对用户的粘性及变现能力。
曹海涛告诉记者,加强沟通、提高效率,是直播这种互联网创新模式的优势所在,这也让其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提升其变现能力。“但目前的关键是,直播平台要通过稳定的流量导入及资金支持,明确自身定位。”
而就映客目前自身发展情况来看,其在对C端客户的开发方面已有成熟模式且流量优势明显。而在平台相对欠缺的B端客户方面,则可以通过宣亚国际来对接。同时,宣亚国际也能通过与直播平台的合作,提升用户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实现企业服务与品牌营销的进一步提升。
郑刚告诉记者,直播目前被大量用户接受和认可,本身就已证明其模式的成功。就直播未来发展而言,直播+所能带来的产业创新力量将给产业、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显然,映客通过与宣亚国际的结合,可以实现在B端资源的突破,通过构建“直播+”的发展生态,明确自身的定位。
“直播+发展前景巨大,例如直播与教育的结合,通过在线的授课可以让企业充分挖掘市场潜力。”郑刚认为,“直播+”所带来的产业新生态的构建,不仅会给直播行业,甚至给整个社会带来创新变革力量。“任何创新产品都需要时间成长和完善,我们看好直播+未来的前景,我们也会陪着映客一起成长。”
编辑:刘春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