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三周年 GDP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在国家级新区中领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06 15:58:0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关耳 青岛报道
“我们一起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我们一起展望未来,是为了更好地携手前行。”
6月5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王建祥与现场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回顾过去三年激情岁月,展望新区事业的美好前景,吹响了新区新一轮发展的冲锋号。
“过去三年,新区应对复杂局面,改革创新,激情干事,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王建祥说。
据介绍,新区成立三年来,35项区级重点改革落地生根,30项改革列入国家和省市试点,15项改革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创新经验。引进了1000多个项目,总投资万亿元;GDP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在国家级新区中领跑;万达东方影都、中铁世界博览城、慧与大数据基地等27个百亿级项目加快建设,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新增41个、达到193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4278户农村贫困户、769户城市贫困户去年全部脱贫。
谈到未来的发展,王建祥说:“我们的发展定位是‘一个主题、两大战略、三大任务’。”一个主题,就是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两大战略,就是承接海洋强国战略和军民融合战略;三大任务,就是在全国担当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在全省担当对外开放桥头堡,在全市担当创新发展排头兵。
现场,大功能区和机关干部代表、老干部代表、产业界代表、高校代表和市民代表真情流露,为新区创新发展“点赞”。
“新区就是一艘航母,功能区是一架战机,正是因为这艘航母劈波斩浪、迅速前行,才能使各大功能区飞得更高、更快、更远。”青岛中德生态园副巡视员刘雯把新区和功能区的关系形象比喻为航母和战机,折射出体制机制创新为新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开启了新区新的发展模式。“作为第一个国际合作园区,三年来,中德生态园生态指标体系获得国际认证,海绵城市、泛能网、德国企业中心、弗莱社区等重点工程先后落地,西门子、大陆、华大基因等一流企业纷纷入驻,智能制造、被动房等产业打出国际品牌。”言语中,刘雯满是辛勤付出终得回报的自豪。
“地铁13号线一期已经贯通,明年就要通车,坐地铁到青岛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马上就要成为现实了。”作为老干部代表,区慈善总会会长宋建文的发言中透露着“光阴”的味道,“我对新区西部的发展关注得最多、感受也最深。这三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五个大’:城市面貌大变样、基础设施大跨越、特色小镇大变化、项目建设大提速、民生福祉大提升。”
青岛中铁西海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斌亲身感受了新区过去三年的“速度与激情”,也更加激发了中铁在西海岸新区扩大创业的激情。据杨斌介绍,中铁世博城项目总建筑面积34.3万平米的国际展览会议中心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永久性会址,预计今年9月底主体封顶,2018年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并顺利承办2018年度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该项目建设速度之快、标准之高、配套之优,在全国范围绝无仅有,被中国中铁誉为‘中铁青岛西海岸模式’”,杨斌说,“在投资500亿元的基础上,我们将再追加投资200亿元,谋求更大更高水平的发展。”
“新区成立三年来的日新月异,哈尔滨工程大学可以说是感同身受。”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宏放说,三年里,哈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和科技园从无到有,如今已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样板、海洋科技创新的热土、新旧动能转化的高地,发展变化翻天覆地。“未来,我们将突出军工科研和船舶技术两大优势,努力担当新区军民融合发展的领头羊、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海洋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打造千亿级军民融合发展船舶海工配套集聚区。”
市民代表逄秋香的发言拨动了现场众多人的“心弦”。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她从用70万元的饭店拆迁补偿款开始做公益,对困难家庭孩子免除保教费,累计免除保教费、餐点费等660多万元,惠及2000余人次,个人投入300多万元。2016年,逄秋香夫妇被推选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新区获批以来,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身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方方面面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越来越多,全社会更加关注公益、热心公益。”逄秋香说,之所以能做好这项公益事业,主要得益于新区提供的好环境,重视教育事业、支持幼教事业。
“我们和新区相生相伴、共生共存,新区三年,我的体会是:新区政治站位高、规划水平高、发展起点高、干事热情高、群众认可度高。”青岛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亚军在发言中说,作为最早入驻新区的高校,青岛理工大学认真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人才聚集、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全力助推新区新旧动能的转换。未来,学校将用三年时间,主校区全部迁至西海岸新区,围绕新区的战略使命,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和其他高校一起,打造高校科研院所的助推力量。
座谈会上,青岛西海岸新区还印发了2017-2019年新的建设发展行动计划。根据计划,青岛西海岸新区将叫响建设军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的美丽新区“行动口号”,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小镇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精美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创新、民生福祉改善等“六大行动”,打造活力新区、实力新区和魅力新区。
责任编辑:靳广瑞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