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垄断被打开缺口,民企的机会在“两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了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这个文件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发的,地位极为突出。”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文件充分考虑了企业利益,分步实施管网分离是现阶段阻力最小、最容易成功的方式。”
《意见》明确,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针对石油天然气体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油气勘查开采、进出口管理、管网运营、生产加工、产品定价体制改革和国有油气企业改革,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和骨干油气企业活力,提升资源接续保障能力、国际国内资源利用能力和市场风险防范能力、集约输送和公平服务能力、优质油气产品生产供应能力、油气战略安全保障供应能力、全产业链安全清洁运营能力。
对此,李锦分析称,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是总体思路,管网独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机会在“两头”。
《意见》部署了八个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意见》提出,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允许符合准入要求并获得资质的市场主体参与常规油气勘查开采,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
第三项任务是,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李锦将其解读为,“逐步推进厂网、网销、输配、储运的分离,最终实现管网独立。”在他看来,油气改革主要有体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两条主线,而此次体制改革方向明确,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意见》提出,要深化国有油气企业改革,充分释放骨干油气企业活力。完善国有油气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具备条件的油气企业发展股权多元化和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推进国有油气企业专业化重组整合,支持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等业务进行专业化重组,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推动国有油气企业“瘦身健体”,支持国有油气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瘦身健体、主辅分离,能够使人员大幅度减少,使主业更强、效益更优,可以提高资本运行效率。”李锦说,“辅业将形成新的油田服务市场,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从而降低三大油气企业主业经营成本。”
李锦认为,剥离后的辅业形成新的企业还可以股份制改革,扩大投资和经营规模。这些,中石油、中石化也已经做了,而且创造了不错的经验。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