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丝路精神”千年大计 “一带一路”梅花与牡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论坛成立暨体验博物馆开馆

作者:米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5-18 12:22:08

摘要:5月17日,来自文化、经济、金融等各领域的国内外嘉宾汇聚一堂,共庆“一带一路”梅花与牡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论坛正式成立,并进行了“体验博物馆”开馆仪式。

“丝路精神”千年大计 “一带一路”梅花与牡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论坛成立暨体验博物馆开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米方 北京报道

国际社会普遍盛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落下帷幕,5月17日,来自文化、经济、金融等各领域的国内外嘉宾汇聚一堂,共庆“一带一路”梅花与牡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论坛正式成立,并进行了“体验博物馆”开馆仪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全球影响巨大。习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可见在实现“丝路五通”过程中,全球视野下的新文明建设是核心抓手,而多层次文化发展与交流则为着力点。

“一带一路”梅花与牡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论坛正是为充分践行这一重大历史使命而构建的新型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该论坛由中关村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产业基金会、中关村华夏经济学研究发展基金会等机构组织,以及多位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与实践者共同发起成立,以“梅花与牡丹”作为跨文化具象与表现,以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为依托,立足于打造服务于“一带一路”具有高学术品位和国家影响力的平台。本次发布会的主办方,还包括民生证券、IUIA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心,协办单位包括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乐在(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同修书苑等。

论坛上,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认为,2013年习总书记首先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经过3年努力,获得巨大成功,得到全球响应。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将近275项重要成果,很多成果都掷地有声,而且发布了“一带一路”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告。公告第14条提到鼓励不同文明间对话和交流。这个公告有将近30个国家认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习主席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可能就是一个“千年之约”,也将可能是一个“千年大计”。

姚余栋说,中国在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在唐代把经济繁荣与文化昌盛通过丝绸之路拓展到了全球。而融汇了汉代的坚毅、大唐的开放包容,即所谓汉风唐韵,及其传承至今的“丝路精神”,如何更形象的表达给世界?能否更美好的呈现给世人?“梅花与牡丹”或是一种可能的选择。我们看到,丝路上,“一带一路”开放的平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宗教,还有不同产业与城市创意,以花为喻,或能够相对超脱。梅花与牡丹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一种象征,同时也可能为全球共同接受。因此,姚余栋提出,能否以“梅花与牡丹”为形象化代表,帮助推动“一带一路”形成一种文化互通、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文明、开放、融和的大同之势?他并表示,希望今天成立的这个论坛,服务于“一带一路”千年之约、千年大计,服务于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

“一带一路”梅花与牡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论坛理事长、民生证券副总裁管清友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本论坛的成立,意在添砖加瓦,通过推动文化交流和投资,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梅花与牡丹”这一中国文化精神特质为世界人民广泛知晓。

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理事长、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王永利表示,今天的博物馆已不像过去只是放些旧物等人来参观,而是交流平台,甚至是思想传播的平台,而未来博物馆,则不都是物理的馆,它需要线上传播。“一带一路”梅花与牡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论坛“体验博物馆”,正是具有当代意义的博物馆,其所阐述的思想文化内涵,对正确认识历史与未来,对推动中国和世界的文明发展,都应有重要贡献。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认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主席提出要成立一系列执行机构,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梅花与牡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论坛及其体验博物馆的成立,很接地气,对这个项目,我们很有信心。这类民间组织机构,能与国家层面的策略执行机构对接最好,将会更多发挥作用。

国际大学创新联盟秘书长兼投资公司董事孙万松说,这个博物馆将以东西方文化要素的保存、交流与互动为主旨,努力成为展示文化多元性、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探索促进文化产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试验田。另一方面,博物馆也致力于打造成为服务于青年文化创业和创新的“孵化器”,有效聚集丰富的创意资源,致力于习主席指出的,“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厂,成就未来一代的青春梦想”。孙万松还说,实际上,作为博物馆的主要参与者之一,IUIA已经在海内外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合作尝试。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认为,这样一个集中以梅花与牡丹为文化抓手、以创意产业为重要突破点、以新型城市建设为重要载体的论坛,未来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既承接“一带一路”倡议,又在落地方面有大量的内容值得探索。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熊澄宇表示,中国已经把“一带一路”从愿景变为行动,而且这个行动有历史传承、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我们在进行创新未来的事业,期待这个平台为“一带一路”,为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做更多的实事,无愧于梅花与牡丹这一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

西藏人文投资集团董事长于丽慧认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最重要。民心相通就是文化相通。文化就是我们认知对方的一种角度。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将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多元性,有非常重要的关联。这个论坛未来将会解读产业的或文创方面更高深的东西,与人类灵魂更近。

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巍表示,“一带一路”将向世界传扬我们中国人梅花与牡丹精神文化特质。陆上丝绸之路是梅花之路,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牡丹之路,需要一种情怀和理想。我们执着于梅花与牡丹精神,只为这一精神持久绽放。(编辑 严葭淇 主编 商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