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入侵艺术圈 机器人伦勃朗问世?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5-12 18:30:2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中信出版集团日前推出新书《智能革命》,百度人工智能首次为李彦宏等百度管理层及科学家团队创作的《智能革命》撰写序言。这是目前国内第一本由人工智能写序的书。也许很多人还认为,人工智能离艺术圈还很远。实际上,AI已经悄悄进入了艺术行业的策展、创作等链条。一旦成本有了突破,人工智能就会让艺术圈翻天覆地。
“机器人伦勃朗”
一向被认为人类独占而人工智能难以突破的那些领域,比如情感和创意,也并非不可逾越。微软去年进行了“下一个伦勃朗(The Next Rembrandt)”项目,挑战“如果伦勃朗死而复生了,他最有可能画什么”的问题,探索人工智能的创意潜力,教电脑像绘画大师伦勃朗一样思考、创意和绘画。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伦勃朗的现存作品,让机器自主学习艺术家的绘画风格和主题,“机器人伦勃朗”最后打造了一张3D 打印作品,画了一幅三四十岁、头戴帽子、有胡子、面向右方的男子肖像画。参观者感觉挂在美术馆里的伦勃朗与其作品一点也不违和。
这幅画算是创作还是机器人的模仿?艺术圈人士认为,“下一个伦勃朗 ”还只是人工智能基于伦勃朗的画作,对人类创意的“模仿和加工 ”。
英国泰特美术馆从 2014 年起设立了科技奖 IK Prize ,用来资助使用科技手段、创造性探索泰特馆藏的项目。去年人工智能策展项目Recognition获得2016年IK Prize。
Recognition把路透社提供的实时新闻图片和泰特美术馆馆藏,从物体识别、人脸识别、构图分析以及语境分析,四个维度上进行匹配,之后每个维度再进行权重综合计算,最终挑选出最匹配的新闻图和馆藏作品。
艺术自媒体“天下一叔”认为,现在的 AI 策展还是停留在资料数据梳理的阶段,但未来如果能训练机器人更接近人类策展人的艺术素养和思维方式,可以综合分析更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家背景,以及创作语言,甚至和艺术家对话,那时人工智能会让艺术策展圈刮目相看。
机器人也能创意?
当人工智能让工业、农业、金融、中介等行业的人们又爱又恨时,一些艺术圈人士却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觉得艺术创作是一种人类还没有充分认识的大脑行为,以及艺术家那些无法预知的天赋才华,还远不能为机器所替代。
不过今年 6 月,麦肯集团在日本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也许会让艺术圈的人有所反思。这项实验同时让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人类创意总监 Mitsuru Kuramoto 为某口香糖品牌策划 TVC 广告创意。两个参赛作品同时放在网上,并邀请观众在线投票给最喜欢的那个。最终,机器人得到的票数竟然和人类创意总监不分伯仲,以 46% 对 54% 的微弱劣势败北。
“这一天,机器人可以撰写小说,可以优先支配自己的快乐,并不再为人类工作。” 这段话出自一本科幻小说《计算机写小说的那一天》,它的作者是一个人工智能(AI)机器人。去年以这本小说为代表的 4 部作品参加了日本“星新——微型小说文学奖”评比,其中有至少一篇通过了比赛初审。尽管没有进入最终轮的竞选并获奖,但这也是该奖项自1981年设立以来,第一次碰到前来参赛的非人类作者。
4部人工智能作品来自两个科学家团队,写作的过程大致是:人类首先想清楚小说的基本架构,并给计算机输入人物设定、内容大纲等人为的元素。之后计算机依据这些“素材”组织语言,写出小说。
这个过程类似此前写新闻稿和演讲稿的 AI 机器人。曾经,自然语言生成公司 Automated Insights 打造的机器人 WordSmith 就和美国公共广播的记者 Scott Horsley 做了一场竞赛,双方就一份财报写作新闻稿。最终的结果是,机器人比人类的速度快了一倍多。不过,对比两份稿件,很明显人类的语言更加生动、细节丰富、富有情感。
机器人怎么有的创意?谷歌给出的答案是,基本思路就先让机器学规则、会识别、会模仿,然后再教会机器打破这些规则做出创新。2015 年谷歌推出的“Deep Dream”是这个思路的低配版本。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将人类输入的图像转化为机器识别的图像,生成的那些图片较多地出现动物如狗和眼睛,而且图片会大量地覆盖上漩涡状、彩虹般的色彩。由于画风诡异,也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传播。
2016年, 谷歌又成立了“Magenta”团队,目的是让机器模仿人类的想象思维并进行音乐和艺术创作。他们希望创建的人工智能不应该仅能创造出类似样品的“复制品”,它应该具有自己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说是具备了学习能力。这个项目最开始需要基于视频和音频的支持,还需要一个能够连接艺术家和机器学习模型的平台。可以想象,在Magenta的帮助下,未来艺术创作将变得非常简单。
当然,开发创作性机器人难度之大连谷歌也必须承认,可能最终还需人工参与。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即便理论上可以实现,要调试到成熟的应用,还需要特别为机器学习艺术信息进行大量的专门训练,对于艺术这样一个小体量的行业,这么大的研发投入,这也是让商业机构无法接受的。但是未来艺术家在构思新作品的时候,让机器人做一些查阅历史资料等基础工作,同机器人一起探讨碰撞灵感,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未来期待还是担忧
人们发现人工智能正在慢慢从“替代蓝领”进化到“替代白领”,比如公司行政、税务顾问、股票分析,甚至大学助教。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人工智能时代》作者杰瑞·卡普兰认为,一些低技能的、单一的、重复的工种很快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一些工作环境比较复杂,需要实时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快速地适应社会变化,这样的工作是安全的。
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李开复认为,与其考虑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奴役人类,不如先考虑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未来10-15年大量人群的失业。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促进新工作的产生,但产生的工作肯定远远少于失去的工作,所以是人类面对的很大的一个挑战。
但是,未来机器人能否胜任那些需要 “感性”和“创意”的工作,还无法下结论。在文学领域,相比描述信息和事实的新闻稿,更见文学功底的小说对文字和思维的要求更高。毕竟小说不仅要逻辑严谨,还要情感充沛、刻画到位。出色的小说家暂时还不用担心自己的饭碗。
在艺术领域,人工智能理论上可以做得比人类更严谨和全面。比如,图像分析、艺术史研究、拍卖数据库、艺术市场分析、艺术品鉴定判断等方面。机器自主进行图像或文本学习,然后分类归纳,进行分析预测,能减少很多不必要或者不准确的判断。不过,“天下一叔”认为这听起来十分美好,但是阻碍技术的应用,很大方面在于成本。
纽约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顾险峰认为,人工智能的方法可以分离艺术内容和艺术风格,并且能够确切地表示内容和风格,自如地转换,合成艺术风格。虽然计算机的能力令人惊艳,但是今天艺术作品的审美和评判依然不可替代地由人类来完成。那么,是否会在不远的将来,人类的审美能力也会被量化,由数学公式精确地推演,最终由人工智能来越俎代庖呢?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