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浙江领跑经济增速秘诀何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近日,全国各省份陆续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浙江省一季度GDP总值达到10552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在增速上,4个“万亿”省份中,浙江则成为了领跑省份,涨幅达到8%,比全国同期高出1.1个百分点。
浙江省统计局局长王杰表示,浙江一季度新动能加快成长,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局面。
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与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八大万亿”产业表现亮眼有关。同时,省政府推行的“互联网+政务”改革,也为经济运行注入了润滑剂,使得浙江成为国内经济摩擦系数最小的省份之一。
“八大万亿”产业表现亮眼
1月16日,浙江省举行省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时任代省长车俊作政府工作报告。车俊表示,要大力发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形成以八大万亿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这是浙江省首次提出“八大万亿产业”,一季度,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八大万亿”产业表现亮眼。其中,以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0.8%,成为除工业外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也增长了15.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
两个20%,为浙江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奠定了扎实的结构性基础。
“八大万亿产业的向前推进,浙江已经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变,构建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比翼双飞的经济结构,从而更好的促进我们整个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副主任史晋川如是说。
翻开3月1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文章是《浙江实体经济正质变》,其内容显示: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正在迅速崛起。
“作为实体经济大省,浙江不遗余力扶持新实体经济。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正在迅速崛起:集团去年合计纳税238亿元,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元,相当于4000家大型商场的销售体量,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机会。”报道称。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已累计投资传统产业超过1000亿元,其中重大投资项目超过20个,例如投资苏宁、银泰、圆通、日日顺等。
投资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作逻辑,由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革命性地提高了社会效率,同时将传统厂商主导的B2C模式向消费者驱动的C2B模式转变,从而实现了传统产业向新零售和新制造升级。
以物流业为例,快递行业是最近几年国内少有的增速超过40%的行业,这其中,阿里巴巴投资的菜鸟网络以大数据技术重塑物流运行模式功不可没。
此外,阿里生态体系还催生了新的社会服务产业。在淘宝天猫平台服务市场上,仅客服外包、摄影、咨询服务、招聘、培训、质检品控以及定制类设计就已超过4.5万家服务商,成为了新的规模增长点。
2016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阿里零售平台带动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利用投入产出法对阿里平台的就业带动效果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以2015年为例,阿里平台总体为社会创造3083万个就业机会,其中交易型就业1176万、支撑型就业418万(电商物流203万,电商服务业215万)、带动(衍生型)就业1489万,主要包括上下游制造业、批发业、金融、物流、服务商等行业和岗位。
“互联网+政务”的标杆省份
2016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17年底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2020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在这方面,浙江省已成为全国移动互联网渗透率最高的省份之一。早在2014年,浙江省就明确提出“四张清单一张网”,是全国第一个实现政务服务网全覆盖的省份,并实现省市县三级大统一,实现“一点接入、服务全省”,并全部承载于云计算平台上,省会杭州更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
以网上代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为例,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崔成章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原先个人纳税人要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必须跑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从去年12月开始,浙江率先试点网上代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个人纳税人只需通过手机,打开支付宝“城市服务-发票代开”界面,在线完成开票申请、资料提交、资料审核、缴纳税费等环节,即可快速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并通过网络将电子发票快速传递给受票方。
“不是最多跑一次,而是不用来了。”崔成章说,“这项工作自试点以来,纳税人非常欢迎,成效逐步显现。下一步,我们想逐步在全省扩大试点。”
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而网络则是最好的平台,要把政府服务推到互联网上去,让大家像在淘宝购物一样的在政务服务网办事,电子商务的今天就是电子政务的明天。
表面上看,电子政务是政府的行政改革,只是一项便民的举措。但其背后的经济学内涵则是降低社会办事成本、运行成本和交易成本,最终降低的是经济摩擦系数,从而使得整个经济体的运行提效。
据了解,浙江是国内各省份中经济摩擦系数最小的省份之一,一方面是因为民营经济发达,对市场更为敏感,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政府推行“最多跑一次”的改革,通过行政改革和互联网手段为经济运行注入了润滑剂。
行政改革之外,利用好支付宝等互联网工具,构建的政务一张网,打造智慧城市等,也成为浙江经济提效的杀手锏。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新金融机构极大地发挥了带动经济效率提升、降低社会交易摩擦系数的作用。支付宝构建的公共服务系统和浙江电子政务网数年来密切合作,提供技术和数据,帮助浙江省电子政务领跑全国;蚂蚁金服则扎根浙江,数年来加大投入,与杭州市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合作,把杭州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
目前,浙江已经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覆盖全省的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和全国第一个统一公共支付平台,让百姓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所有的政务缴费,浙江也由此成为全国“互联网+政务”的标杆省份。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