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点正文

入股北京约基一年 双箭股份要求退货

作者:许金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4-14 10:14:26

摘要:2016年豪掷3.36亿元收购北京约基58%的股权,孰料一年后,双箭股份便决定将这部分股权予以出售,接盘方正是当初的出售方马立民。

入股北京约基一年 双箭股份要求退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许金民 成都报道

豪掷数亿元收购股权,入股的企业不仅没能贡献利润,反而形成拖累。

双箭股份(002381,SZ)近日在深交所披露,公司已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计划出售所持北京约基58%股权。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有意接下这部分股权的公司名叫搏思农业,由马立民实际控制。去年,正是马立民向双箭股份出售了北京约基的股权,因而,这场交易实际上是“退货”。

主营业务形成互补

双箭股份签署这份《股权转让协议》的时间是4月10日。

按照约定,上市公司会将北京约基58%股权出售给搏思农业,转让价格为3.5亿元;交易完成后,双箭股份不再持有北京约基的股权。

上述股权转让款将分两期支付:第一期为1.8亿元,协议签署10天后兑现;第二期为1.7亿元,付款最后期限为今年6月底。

北京约基是一家怎样的企业?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注册资本8500万元,股东除了双箭股份外,便是马立民,双方的持股比例为58%、42%。

北京约基主要从事输送机械的研发、制造,产品应用于矿产、电力、港口、钢铁、水泥等行业,客户包含中煤国际、中材建设。

双箭股份的主营产品则是输送带,产能在行业内排名第一,公司的主要客户也分布在上述行业;因而,两家企业在业务上能够形成互补。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2014年7月双箭股份推出一份定向增发方案,决定动用募集资金3.36亿元对北京约基实施收购。

这项再融资的发行价为6.14元/股,股票发行数量为7,750万股,由双井投资、泰达宏利全额认购。

双井投资可是大有来头,公司的股东共有三位,分别是沈耿亮、沈凯菲、陈柏松。其中,沈耿亮是双箭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沈凯菲是沈耿亮的女儿,也是双箭股份的副董事长;陈柏松则曾经是双箭股份的董事会秘书。

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高管,沈耿亮等人敢亲自上阵参与增发,自然是这项收购似乎有足够保障。

作为股权出售方的马立民保证,2015-2017年北京约基实现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4,000万元、5,200万元、6,800万元,若未完成,会进行补偿。

北京约基连亏两年

双箭股份的这项增发最终于2016年2月实施,当年3月,北京约基也完成了过户。

有着一家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作为后盾,北京约基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后劲。财务报告显示,2015年该公司亏损220.41万元,2016年再亏5096.48万元,让双箭股份渐渐失去了耐心。

事实上,近些年输送带行业也不够景气,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双箭股份的盈利亦只能勉强维持在亿元以上。2016年受北京约基拖累,公司已预告净利润将跌至5435.43万元,同比下滑49.11%。

“也就是说,现在双箭股份不得不用卖输送带赚的钱去填北京约基的坑。”悟空投资化工研究员蔡晓生解释。

眼看着新增订单量持续减少,原有合同的执行速度又比较缓慢,北京约基只能被动寻找新出路;2016年,他们决定向立体停车库及农业机械方向转型。

“这种做法已不符合公司当初通过收购及增资北京约基以达到输送带、输送机协同发展的目的。”双箭股份方面表示。于是他们下定决心“退货”,此距离当初入股仅一年时间。

双箭股份认为,他们的这项投资并没吃亏,一买一卖形成的1,377.40万元差价将变成投资收益。只是,当初马立民许下的业绩承诺也将在这次股权转让完成之后一并终止。

责任编辑:靳广瑞 主编:蒋宏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