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潜伏”资产整合预期股 激进投资被指有违“养命钱”风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 刚 北京报道
陆续公布的新数据,正在让喜欢闷头玩“潜伏”的社保基金今年以来的A股投资路线图逐渐清晰。
《华夏时报》记者7月30日采访发现,二季度,社保基金在A股市场的投资颇为激进,这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日前在全球智库峰会上对中国经济的乐观判断一脉相承。但其激进的投资策略却遭到不少分析人士的质疑,甚至直指有“养命钱”功能的社保基金在“迎着风险去战斗”。
今年下半年这样的激进投资风格是否还会继续?
7月29日,一年一度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座谈会在沈阳举行,据此次会议的承办方鹏华基金有关人士向《华夏时报》透露,包括华夏、南方、博时、嘉实、鹏华、长盛、易方达、国泰、招商基金以及中金公司、天相投顾等11家机构参会,其中,前10家均为社保基金(境内)投资管理人,会议讨论的正是下半年的投资策略。但这位人士以不便公开为由拒绝透露更多信息。
半程夺魁难言是福
7月20日,深交所公布两份统计数据,分别是深圳证券行业6月投资者分类持股统计表和投资者分类成交统计表,其中披露了社保基金、保险、公募基金、券商自营、集合理财等机构投资者在6月份的详细买入卖出情况,以及截至6月30日,上述机构在农林牧渔等22个行业的最新持仓变化情况。
两份数据显示,今年1月和2月社保基金大举买入,两个月中净流入额为11.19亿元,其中买入70.68亿元,卖出59.49亿元;从3月开始到5月,社保基金趁指数飙升减持了部分筹码,比如5月净流出2.47亿元。到了6月份,社保基金又再次大举买入,净流入12.59亿元。
在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看来,上半年社保基金之所以表现优于其他机构投资者,关键在于6月份操作成功。但如此操作,难免让人为之捏一把汗。
皮海洲分析指出,上半年社保基金在A股市场投资的真正亮点是在1至2月份大举买入时,当时上证指数还处在2000点附近区域,而到了6月在连续减仓3个月后又忽然大幅增仓,幅度甚至超过1至2月份的总和,明显属于“低卖高买”或“高位追涨”行为。
更加重要的是,社保基金6月份的操作充满了风险,6月份上证指数总体上运行在2700点之上,步步走高,两市平均市盈率已达到30倍以上水平。
对此,皮海洲认为,作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至少不应在这个时点继续大幅增仓,但社保基金却“迎着风险去战斗”,这种操作虽然表现了操盘者的智慧与胆识,却也实在是一种冒进行为。
皮海洲强调,社保基金在上半年的炒股中半程夺魁难言是福。“社保在熊市中亏一分钱和在牛市中夺魁都是错误的。”
在他看来,社保基金是全国人民的养命钱,追求的是稳健的投资收益,而不是寻求刺激。因此,即便社保基金6月份的投资是成功,这也不应成为其投资风格。
潜伏“绩差股”
除去深交所公布的数据暴露出社保基金的激进操作外,上市公司正在披露的半年报也显示出社保基金潜伏在不少绩差公司中。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Wind资讯统计后了解到,截至7月28日,已有118家上市公司先后披露了2009年半年报,这些报告中也不断有社保基金的身影显现,其在包钢股份、小商品城等20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均有一席之地。
总体来看,社保基金增持和建仓品种大多为有稳定业绩支持的公司,如海信电器净利润同比增长88%,众和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68%等。
不过,也有一些公司是例外。
在社保基金二季度新进的9家公司中,增持比例最高的是上半年业绩亏损约6亿元的莱钢股份,社保持有的516.79万股占公司流通股的2.21%;紧随其后的是中报预亏约10亿元的包钢股份,社保基金在二季度的持股环比增长1.53%;净利润同比亏损144.55%的长电科技也受到了社保基金的青睐,被大幅增持。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告诉记者,社保基金选择股票的眼光已经不局限在绩优股,从二季度的操作看,那些后期具有资产整合预期的公司似乎更容易进入社保基金的法眼。
让人关注的是,不知是这些绩差股是真的具有潜力,还是带上了社保标签后,身价就明显不同。在7月,莱钢股份、包钢股份等均收获了远胜于大盘的涨幅。
转持股份套现隐忧
记者还注意到,在二季度社保基金减仓和抛售的股票中,公募基金的行动方向正好与之相反——新进或者加仓。
最为典型的是,二季度在安泰科技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社保110组合和社保604组合总共减持该股约130万股,但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7只公募基金合计持有该股约317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约10.82%,较上一季度持股量增加约789万股。相似的例子还有丰原生化等股票。
上述投资总监向记者指出,被誉为“国家队”的社保基金一直被认为是以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以及责任投资作为投资理念,他们在市场上的操作也格外受到其他机构投资者和个人的关注。“就像很多散户喜欢跟着王亚伟买股票一样,一些社保基金买的股票,基金也喜欢跟风。当然,不排除有给社保基金抬轿的可能。”
在他看来,最值得注意的是社保基金转持股份套现的行为。与基金、保险等机构不同,社保基金将转持的国有股套现是用于充实养老金,客观上是从市场上抽离了资金,而不会像基金、保险等抛售股票后资金可能还留在二级市场。
“三五年后,随着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越来越多,社保基金将慢慢成为能够左右市场的一支巨大的力量。”
皮海洲认为,社保基金要逐渐减少其主动型投资,成为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或者股市的套现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