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青岛啤酒公司董事长孙明波:以工匠精神,打造国货精品,力拓全球朋友圈 中国制造已步入品质致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3-11 18:00:1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郑国清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而工匠精神曾是我们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青啤公司董事长孙明波对此深有感触:“总理工作报告的主基调就是稳中求进,稳是基础,但关键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深化改革,就是在贯彻稳中求进。而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质’存高远。这个‘质量’药方,指明了中国制造的转型方向,‘质量’二字重过千钧。”
要有笃守品质的定力“质”存高远
今年孙明波提交了《关于系统联动、多措并举,传承创新中华老字号的建议》。他认为:“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质量是创品牌最根本的基础。在这方面,发展至今并且发展势头良好的老字号品牌一直秉承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他们是践行者也是引领者。现在质量升级,一方面老字号要传承品质文化;另一方面要与时代结合,在传承中创新,通过高品质、特色化打造国货精品,加快品牌建设和走出去的步伐,力拓中国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孙明波说,要解决供需错配这对矛盾,必须从供给方找原因,对症下药,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但凡发展势头良好的老字号,一定是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这种精益求精的文化不断传承下去的。
百余年来,青岛啤酒以虔诚的工匠精神,视质量为生命。储存啤酒花的恒温冷库到生产车间的距离,酿酒师每一步的时间都需要精确到分;每一滴酿造水都要经过7级处理、50多项指标检验;清洗一只啤酒瓶需要30分钟;花比别人高几倍的价格,使用吸氧材质啤酒瓶盖内垫,仅仅是为了消费者喝到更新鲜的啤酒;输酒管道用水洗净后,还要再用1吨多的啤酒冲掉残留的水分……工匠精神在114年的青啤,恰似最为稳定的遗传基因,代代薪火相传。
质量是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体现,而品牌竞争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之一,只有高品质中国制造,才能更好地为中国代言。
创新转型品质消费是最需要激活的新消费潜力
孙明波还称,撬动新消费释放更多需求潜力,是企业的本分。而撬动的支点,唯有创新。
将创新基因融入企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新产品,培育新业态,开拓新模式,加速转化新成果。他进一步解释,品牌要与时俱进,要拥抱“消费者主权时代”,符合当代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要符合当代年轻人的需求。
比如“啤酒口味”的挖掘,孙明波说:“消费者对自己喜欢的啤酒口味,是难以描述的,需要供给端去引领和挖掘。”如青岛啤酒皮尔森诞生,从挖掘新风味,到派出年轻酿酒师赴德国专业深造,再到收集了欧洲上百种皮尔森样品品尝,将口感转化为工艺类指标,对其中的上千种风味物质进行检测,进行了无数次小试验,调整工艺和配方,并多次进行消费者调研问卷,最终,这款国产皮尔森获得了良好市场反馈。
近年来,青岛啤酒根据细分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而消费者对青岛啤酒口味和产品的多样化也是感同身受。
凭借一贯的高品质,青岛啤酒在海外树立了“高品质、高价格、高可见度”的品牌形象,远销世界94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在国际舞台上彰显高品质、品牌自信,文化自信,以高端品牌引领消费升级。“未来,随着中国品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将更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以工匠精神打造国货精品,提升中国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孙明波说。
责任编辑:靳广瑞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