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美, 为何对特朗普逢迎有加?

作者:赵灵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2-16 17:41:43

摘要:日美同盟有强烈的监视和控制日本的功能,安倍对此心知肚明,这也是他自降身份谄媚特朗普的根本原因。

安倍访美, 为何对特朗普逢迎有加?

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华盛顿白宫举行首脑会谈。

■赵灵敏

2月10日到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受到了特朗普的隆重接待。双方打了约5个小时高尔夫,并连续两晚共进午餐。而安倍更是对特朗普“亲热”备至。

弥补“前失”套近乎

据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安倍为这次会谈进行了周全准备,委托多名心理学专家根据特朗普的言行对其性格进行分析。在总结成一张A4纸的报告中列出了应对方法,比如“听到特朗普说话后,先不要否定,而是要回答‘Yes’”、“特朗普非常讨厌别人谈到他不了解的话题”等。除此之外,安倍还苦练高尔夫球,并为特朗普的国内经济振兴计划带来“大礼包”。在访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安倍对特朗普也是极尽赞扬吹捧。先是感谢特朗普在就任后不久的“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邀请他访美,又赞扬特朗普作为杰出的商人,没有从政经历,经过一年努力奋斗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是美国民主活力的表现。

虽然在国际关系中礼仪很重要,必要的赞美也不可或缺,但与此同时,国家之间是平等的,国家领导人是国家尊严的体现,在这方面尤其不能含糊。而安倍这种近乎谄媚的姿态,因此很不寻常。连日本的媒体和网民都看下去了,纷纷指责安倍“是去朝贡的吗?”“典型的美国小狗姿态”。那么,安倍为什么要不顾民众的观感,对特朗普如此巴结逢迎呢?

首先,日本政府在此次美国大选中押错了宝,需要用这种亲近的姿态进行挽回。去年9月,安倍到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时,美国大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当时,普遍认为希拉里胜算更大,因此日本外务省当时仅安排了安倍与希拉里的会谈,安倍曾提议“是不是也应该与特朗普方面寒暄一下”,外务省因此安排了安倍与特朗普的经济顾问威尔伯·罗斯的会晤,并没有接触特朗普本人,而且顾虑到希拉里的反应,会谈是秘密进行的。特朗普当选之后,日本政府大为恐慌,安倍在一周后就跑去纽约会见了特朗普,是特朗普当选后会见的第一个外国领导人。安倍这样做是为了将功补过,尽早与特朗普建立个人信任关系,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

其次,特朗普和安倍的个性契合点很高。特朗普是一个公认有剧场化人格的人,喜欢别人奉承而不是挑战他,一旦遇到怠慢和反抗就对对手极尽侮辱嘲讽之能事。而安倍恰恰是一个在必要时能伏低做小的人,能屈能伸。据安倍周边人士透露,“(安倍)能坦然地说一些令人感觉不好意思的恭维话”。一个想睡觉另一个就马上提供了枕头,日本大阪前市长桥下彻因此在电视节目中斩钉截铁地表示“那两个人绝对投缘”。

主从关系始自二战后

而更根本的原因在于,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平等的国家关系。直至今天,尽管日本已经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一度曾经是第二,2011年被中国超越),二战后形成的美主日从的互动格局并没有什么改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日本在1945年到1952年期间处于盟军的军事占领下,盟军司令麦克阿瑟成了日本的“太上皇”,主持了日本战后“和平宪法”的制订。根据这部宪法,日本放弃了发动战争的国家权力,被禁止拥有海陆空军。也就是从这时起,日本成了一个主权不完整的“残疾国家”,只有少量的自卫队,其防务主要由美国负责,美国在日本有上百个军事基地,驻军5万人左右。日本右翼念兹在兹要废除宪法第九条、成为普通国家,其实指的就是“日本放弃发动战争的国家权力” 的相关内容。

美国本想将日本打造为一个纯农业国,以彻底杜绝其再次发动战争的可能,但19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让美国改变了想法。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产生的巨大物质需求(包括各类物资和装备的生产与维修)使近水楼台的日本出口量井喷,各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张,长达数年的“特需繁荣”还使日本战后受到沉重打击的重工业得以复兴。而出于自身需要,美国人还将大量生产所需的先进科学技术带到了日本,为日后日本化工、汽车、电子、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战后的日本来说,1952年4月28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旧金山和约》正式生效,它宣告同盟国对日本长达近7年的军事占领结束,日本名义上恢复行使完整主权,国际地位恢复正常。但与《旧金山和约》同一天生效的,还有另两份分别名为《日美安全条约》(1960年重新修订后成为延续至今的《日美安保条约》)和《日美行政协定》的文件。前者定义了美国在日本驻军和使用军队的权力,后者则详述了驻日美军享有的各种“治外法权”。这是毋庸置疑的两个不平等条约。这两个文件和《旧金山和约》、和平宪法一起,使得日本虽然在名义上是主权完整的国家,但在实际上仍然处于美国的监护之下,这种状况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而在经济上,日本虽然在1960年代后实现了腾飞,逐渐步入西方发达国家的行列。但1985年日本在美国的压力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因此大幅升值,日本出口竞争力下降,大量资本投入到房地产行业,1990年代初房地产泡沫的破裂,直接导致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20年”,元气大伤。

近年来,美国虽然在钓鱼岛争端等问题上对日本采取了纵容态度,目的是让日本分担对抗中国的任务,但对日本的控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放松,日本入常的失败和美国对日本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指责就是明证。日美同盟有强烈的监视和控制日本的功能,安倍对此心知肚明,这也是他自降身份谄媚特朗普的根本原因。(作者为资深媒体人)(编辑  严葭淇  主编  商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