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王者归来” 资产冲千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随着2016年公募基金投资业绩悉数披露,各类基金胜负也浮出水面,QDII成为其中的“王者”。
2月8日,《华夏时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统计获悉,2016年市场上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2.20%,混合型基金-4.24%,债券型基金0.09%,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则达到6.54%,远高于其他各类基金。与此同时,截至2016年12月31日,国内共有123只QDII基金,资产规模合计982亿元,较2015年末增加380亿元,增幅达63%。而在鸡年伊始,QDII基金依旧保持强势,根据好买基金的最新数据显示,除混合型和主动股票型基金微跌外,公募基金中其他各类型产品均取得月均正收益,其中,QDII型基金以1.95%的平均月收益居于各类型基金榜首。
“随着前期货币超发、贸易顺差收窄、美元加息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持续承压,投资者配置海外资产的热情也持续升温。而在外汇监管加强的背景下,QDII成为最便捷的海外投资渠道。由于外管局规定个人换汇资金不得用于境外买房与证券投资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春节后这些天咨询基金QDII投资业务的人数明显增多。”2月9日,上海一家大型公募基金渠道部总监梁冰(化名)告诉记者。
QDII都投了什么
“去年基金QDII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主要得益于三大因素。一是去年美元兑人民币升值幅度接近7%,令基金QDII整体受益;二是欧美国家不断加码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推动欧美股市屡创新高,导致股票型基金QDII业绩水涨船高;三是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去年出现强势反弹,带动大宗商品投资类基金QDII收益率飙升。”有海外资产配置人士分析指出。
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123只QDII基金,除整体取得6.54%的年化平均收益,还有8只产品收益超过20%。中银标普全球精选以 47.98%收益率领跑业绩榜,华宝兴业标普油气以44.24%位列第二,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以44.15%位列第三。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业绩前十的QDII基金里,有8只是能源、石油类基金QDII,比如华宝兴业标普油气、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诺安油气、华安标普全球石油、工银瑞信国际原油等QDII均取得逾25%的年化回报。这些基金均重仓投资美国油气类股票,受益石油价格强势反弹均出现较大的涨幅。此外尽管2016年黄金价格出现过山车行情,国内黄金类基金QDII整体业绩仍相当亮丽,嘉实黄金、易方达黄金主题、汇添富黄金全年净值增长率均超过13%。而就投资区域而言,布局全球、美国、香港、亚太(包括大中华区)的权益类QDII产品收益率分别为5.35%、11.09%、3.4%、0.6%。
然而,这并不代表股票基金QDII一枝独秀。Wind数据显示,去年QDII股票型基金、QDII混合型基金、QDII商品基金、QDII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6.65%、3.22%、7.26%、9.81%,反而是债券型基金QDII收益最佳。
鸡年伊始,QDII基金依旧延续了去年的强势风头。
《华夏时报》记者2月9日查阅好买基金的最新数据显示,QDII型基金自今年以来仍以1.95%的平均月收益居于各类型基金榜首。从细分类别上看,QDII投资的标的主要包括港股、美股、美元债、工业原料商品以及黄金等,截至当前,业绩排名居前的QDII基金分别是博时大中华美元、银华恒生H股B、博时大中华人民币、华宝兴业中国成长、华夏全球精选等,年初至今的收益分别是9.74%、8.77%、8.52%、8.40%、8.32%。
港股成聚集地
事实上,随着去年深港通的开通,国内QDII基金扎堆港股市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据已经披露的2016年四季度基金报告显示,QDII基金披露的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市值中超过90%都集中在港股市场。鸡年开市以来,沪港通双向资金均加大买入力度。
“在统计了当前全球主要股市的估值情况后我们发现,港股估值水平现在在全球股票市场中处于非常低的位置,仅比俄罗斯指数略高,比其他新兴市场、发达市场估值低很多。港股正处于历史底部,目前正是布局港股的好时机。”2月9日,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曲杨表示。
尽管投资者“寻基出海”的热情不减,但配置海外资产的风险控制仍需重视。
陈黎明表示,随着大宗商品期货有望延续2016年下半年的高波动行情,港股在低估值、相对强势货币和内地资金流入等利好支持下呈现更多投资机会,今年基金QDII有望延续良好的业绩表现。他也提醒,在黑天鹅事件迭起时代,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也会给基金QDII带来新的业绩下跌压力。
与此同时,尽管基金QDII日益受到追捧,不少基金公司却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如今多数基金公司QDII额度都已经用完,只能暂停产品申购,等待相关部门批复新的QDII额度。”前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即使部分基金公司还有一些剩余QDII额度,也会通过设立专户产品方式向少数高净值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销售,赚取约2%的通道费用。由于QDII额度吃紧,我们会建议投资者先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由于港元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投资港股某种程度也能对冲人民币汇率下跌风险。”2月10日,上海一家大型公募基金QDII基金经理王力(化名)建议。
编辑:严晖 主编:金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