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巨头抱团取暖打破航运业低迷常态中国航运指数升至2年来最高点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1-04 17:03:48

摘要:2017年1月3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普遍好转,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06.45点,系近2年以来首次回归景气区间。

华夏时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航运业的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了。

2017年1月3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普遍好转,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06.45点,系近2年以来首次回归景气区间。

景气指数也极大地鼓舞了航心业的信心,当日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95.32点,达到近两年年信心指数最高点。不过,仍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企业家对行业出现的复苏持谨慎态度。

这样的谨慎并不是没有道理。新年第一个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就是掉头向下,开局走软。

波罗的海指数衡量的是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资源的运输费用。数据显示,受巴拿马型船和较小型船舶运费下挫拖累,整体干散货运价指数跌8点,约0.83%,报953点。较小型船舶中,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大跌60点,至843点;灵便型船运价指数跌38点,报559点。运载量为6-7万吨的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重挫41点或约5%,报811点。日均获利降334美元,报6,492美元。只有运载量为15万吨的海岬型船运价指数有所上升,约11.05%、153点,至1,538点。海岬型船舶日均获利增加1,199美元,报11,277美元。

“航运业的低迷是很正常的,是因为运力过剩造成的,2008年到2012年有大量的新船下水,到现在还没消化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在4、5年后显现出来了。现在运力每年还是在增长的,但中国的贸易增长由两位数回落到一位数,航运业刹不住车了,船停下来也有成本,只好在海上飘着,其他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关军告诉《华夏时报》。

事实上,2016年是航运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一年。海运运价先后创新历史新低,航运企业破产、重组不断,海运行业竞争格局快速变化。为了对抗风险,2016年很多巨头“抱团取暖”,国际一年有五个重组事件,以集约化来降低成本、减少竞争。

“航运业的行情,还需要一段时间,截止目前为止还是运力过剩,整个运力的百分之二十砍掉也能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这需要一个过程,新造的船也不能停了、废了。航运的行情不能叫低迷,应该叫新常态。2017年、2018年,大家对行业的估计,增长的幅度在30%之间,增长的幅度不足以消化现有的运力,航运的低迷是必然的。未来两年可以好一些,但是不足以让运力消化那么快。2016年年底运价在涨,是在低位上的一个波动,在低位上小幅的涨,这两年这个行业还是比较艰难的。”在谈及未来航运业趋势,关军表示。

不过,危机也蕴含着生机。“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又想盈利的话,对运营的精益化要求就会更高。”关军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