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险资举牌争议:小妖背后还有老妖

作者:金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2-09 20:48:05

摘要:保险资金一直是政策鼓励参与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但频频举牌动作,成为上市公司门口的野蛮人,引起上市公司的恐慌。但另一方面,险资举牌有利于公司的结构治理,是金融创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A股市场上举牌的险资,因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怒斥“土豪”、“妖精”、“害人精”而备受争议。

保险资金一直是政策鼓励参与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但频频举牌动作,成为上市公司门口的野蛮人,引起上市公司的恐慌。但另一方面,险资举牌有利于公司的结构治理,是金融创新。

险资究竟是股市正能量还是妖精兴风作浪?

《华夏时报》记者从12月9日由证券日报主办的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了解到,多位证券行业大咖就此展开讨论。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认为,现在分不清金融创新与妖怪兴风作浪的差别,“我们以前为险资入市鼓与呼,美国资本市场有很多险资,但现在突然弄出了个妖精来了。”

现场有来自保险界人士表示,险资举牌是从被动投资者到主动投资者的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在作主题演讲时表示,险资举牌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反应监管的真空,但另一方面,险资有配置资产的需求。“买债券的收益率非常低,不能放在银行也不能买房子,最后发现A股这块优质资产,所以就进来了。”

在吴晓求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整个资产池出现严重的短缺,大资金没有很好配置的东西,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是非常缓慢的,“我们金融创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特别是在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可以自由配置资产方面做得太差,我们的行动太缓慢,对融资者提供的融资服务也没有足够的创新。”

对于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吴晓求认为,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必须要遵守法律、遵守市场规则,“中国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发展是我们要保护提倡的,我本人非常反对规模大的机构投资者从事短期交易,因为它扰乱了市场的预期,或许没有违法,我不太赞成它的短线交易。”

刘纪鹏认为,举牌是好事坏事不能一概都否定,现在险资闹的市场人心惶惶,不稳定,不讲策略,过头就不好。“你不可能又懂牛奶又懂玻璃又懂电器还懂地产,险资选的股票不是创业板、中小板,而是格力电器、万科地产、伊利股份等,你不能说去治理结构就搞乱了公司,像前海人寿一上来把万科所有的班子全开掉,你好歹留个郁亮吧。”

吴晓求也表示,有一些金融资本可以进行这类资产的配置,但它是否一定要成为实际控制人从而改变这家公司的管理结构和方向,除非它有借壳上市的动机,“在一般情况下只有疯子才会说我要换结构,这是不理性的,你的目的不是赌气也不是瞎玩,你的目的还是要让你的财富增值,不是到这儿来游戏人生的。”

事实上,险资入市一直在政策层面受到鼓励。在刘纪鹏看来,证监会也不反对,“险资是可以适度进入,刘主席那天的讲话很清楚,不是险资而是持牌机构举牌,对不规范的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是有积极作用的。”

刘纪鹏认为,险资举牌问题反映银证保在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制度上的缺陷一直没有堵上,不要怕谁钻空子,你钻我补,这个市场才完善,现在是只有人钻却没有人补,因此制度问题不解决,你在道义上谴责他就显得微弱无力。”

刘纪鹏认为,这次险资举牌表象是几只小妖精兴风作浪,而背后曝露我们监管的问题。“很多公司上市的目的是大股东在资本市场套现,发行制度在中国体制下不从根源上堵住财富分配不合理的根源,那就是几家欢乐万家愁。不要看表面的几只小妖精,要看到水下的老妖精,老妖精要不要有人管管?”

这些老妖精是谁?刘纪鹏直指疯狂减持的大股东。“资本市场是要素配置最完善最重要的市场,但这两年看资本市场的作用成为大股东减持场所,比如IPO从去年开始不到2000亿,大股东减持4500亿,今年IPO融资数大概2000亿,现在为止大股东减持又4000多亿,这整个就是一个存量财富的分配市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